5月CPI創34個月新高,顯示國內通脹形式依然較嚴峻。昨日,此消息一出,大宗商品聞風而動,盤中紛紛“跳水”。通脹水平居高不下令加息預期增強,對大宗商品市場形成一定壓制。就在CPI公布之后,央行宣布自6月20日起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業內人士稱,6月的CPI或許還會創出新高,國家也將采取措施抑制通脹,因而近期大宗商品很難有強勢表現。
CPI高企打壓大宗商品
周二,國家統計局公布了5月CPI數據。5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5.5%,創2008年8月(4.9%)以來34個月新高。隨著CPI的公布,大宗商品盤中紛紛“跳水”,其中橡膠、棉花、白糖等跌幅較大。
談及CPI高企與大宗商品市場的關系,多數業內人士用“利空影響”來描述。南證期貨分析師徐蔚表示,在CPI長期居高不下的情況下,短期內貨幣政策的緊縮趨勢不會發生明顯的轉向,現在各產業鏈都面臨資金不足的問題,這將制約企業對原材料的采購,從而對大宗商品會起到明顯的制約作用。另外,CPI的高企,令加息預期增加,也會給大宗商品帶來壓力。相對而言,這對金屬和化工品的打擊將會比較直接,對農產品的影響程度較低,尤其是前期漲幅較小的品種,例如豆類和糧食作物。
結合其他數據來看,5月份中國的進出口數據顯示中國的貿易順差大幅縮窄,低于預期。出口同比減少的同時,大宗原材料的進口反而出現量價齊升的局面。華泰長城期貨分析師王均軍表示,“這對于國內企業的利潤率影響是比較大的。再加上公布的PPI以及CPI都創了新高,CPI更是34個月來的新高,這對期貨市場的大宗商品投機資金的壓力是比較大的。”
就在CPI數據公布后,中國人民銀行再度出擊,宣布決定從2011年6月20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由于期市已經收盤,盤面并未有直接反應。
永安期貨分析師鄭若金認為,央行再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將繼續增加企業融資難度,資金繼續趨緊,從而抑制生產、加工企業對原材料的需求,這對大宗商品后市有一定的打壓作用。整體而言,高通脹將會導致經濟增速放緩、抑制原材料需求增長,所以CPI高企對大宗商品來說是利空因素。但對各個品種影響程度不盡相同,具體品種還得結合自身基本面去分析。
商品將維持弱勢震蕩
5月CPI創下階段紀錄,而市場又普遍猜測6月份或7月份還有一次加息,利空消息令大宗商品市場似乎難以走出弱勢。
“雖然央行宣布再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但是基于目前國內長期處于負利率狀態,因此不排除后市央行加息的可能。”鄭若金表示。
“6月的CPI可能還會創出新高,宏觀調控政策恐怕不可避免,屆時商品很難有強勢表現。工業品和農產品走勢可能會繼續分化,工業品將面臨較大壓力。”王均軍向記者直言不諱。
倍特期貨分析師胡由甲也表示,“市場比較一致看法是6、7月份還將加息一次,因此市場短期內仍處于弱勢狀態。政府下一步的政策也將依據后期經濟數據來制定,與之前系統性調控有一定的區別。”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雖然大宗商品短期內將承壓,但是跌幅有限,震蕩仍是主旋律。上海中期分析師方俊鋒稱,盡管剛剛發布的5月CPI數據依然高企,但中國市場上整體所釋放的各種宏觀經濟數據顯示經濟正在逐步降溫,央行的流動性收緊措施對經濟的推動作用逐步顯現。由于作為經濟先行指標的PMI數據距離50%的榮枯線已經很近,且呈現逐月下降的趨勢,料央行后市的流動性收緊措施力度將趨弱。如此一來,大宗商品將得到“喘息”的機會。
“由于經濟降溫給制造業帶來的影響更加明顯,因此,金屬市場顯得更為疲軟。而農產品在不可預期的天氣因素打擊下出現了上揚的走勢。當前的金屬市場表現疲軟,加之制造業旺季的來臨,料消費低迷的因素將進一步打擊價格,但難以令其出現較深的跌幅。”方俊鋒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