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利率本周三全線上漲,央行千億正回購是主要原因,而持續高企的緊縮預期以及例行存款準備金繳款也加劇了資金面的緊張。分析人士指出,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放量并不能降低提準或加息的概率,短期資金面的壓力或將制約A股進一步反彈。
資金利率全線上行
盡管連續三周的凈投放令資金利率自6月以來震蕩回落,但6月8日資金利率再度全線上漲。
具體來看,6月8日各期限SHIBOR集體走高。其中,隔夜SHIBOR漲幅最大,上漲66.96個基點至3.6663%;7天和14天SHIBOR分別上漲48.08和47.75個基點至3.7100%和4.2317%;1個月和3個月SHIBOR分別上漲26.42和5.62個基點至4.8667%和4.6543%;6個月、9個月和1年期SHIBOR也分別上漲3.98、0.91和0.66個基點,收報4.7676%、4.7913%和4.8898%。
另外,1天和7天國債回購利率6月8日分別收報1.395%和2.800%,較前一個交易日的1.125%和2.250%上升27個基點和55個基點。
資金利率的全面反彈顯示資金面驟然吃緊。究其原因,前一交易日的千億正回購是直接沖擊因素,強烈的緊縮預期對資金面構成抑制,例行存款準備金繳款等因素則造成疊加影響。
首先,面對2260億元的6月最大單周到期資金量,央行在端午節后進行了大規模的回購操作。雖然6月7日1年期央票僅發行20億元,但28天期正回購數量達到1000億元,創八周以來的新高。這不僅沖抵了當日到期的800億元到期資金,還“超額”鎖定了200億元流動性。
其次,高企的緊縮預期令資金面受到抑制。機構普遍預測5、6月份CPI有可能再創新高,6月是加息和提準的重要時間窗口。盡管端午節央行加息或提準的預期最終落空,但貨幣政策繼續從緊預期依然高企,市場情緒低落。一旦加息或提準,無疑將提高資金成本或進一步收緊銀行流動性,對資金面將構成負面影響。
再次,銀行例行存款準備金繳款、農行次級債繳款等因素也加劇了資金面的緊張。按常規,銀行會根據自身存款的變動情況,于每月的5日、15日和25日分三次上繳存款準備金。鑒于6月5日正值端午小長假,因此存款準備金繳款令節后第一天(7日)的資金面受到影響。與此同時,農業銀行上周發行的500億元人民幣15年期次級債,起息日和繳款截止日均為6月7日。
公開市場放量難降緊縮預期
此前按照節前數據,7月份全月的公開市場到期資金量僅有2720億元,僅略多于本周公開市場到期資金總量。因此,有分析人士表示,央行6月7日大幅提高28天期正回購操作規模,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平滑資金的考慮,把部分6月份到期資金展期至7月份。
與此同時,8、9月兩月央票及正回購到期資金僅有2000億元左右,從這一點來看,近期央行進行跨月及跨季操作余地較大。不過,公開市場操作規模的加大并不能排除未來提準或加息手段的動用可能。盡管CPI翹尾6月沖頂,但從目前豬肉、蔬菜等食品價格的上漲走勢來看,物價水平6月份之后能否快速回落尚不確定。下周即將公布5月份CPI,在此前后,加息或提準的預期難以消退。
另外,6月份按慣例需要把央企紅利部分上繳國庫,不同央企按照5%-15%的比例上繳。這也相當于把錢從銀行體系抽回央行,收縮了流動性。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存款準備金率調至高位,金融機構的資金鏈非常脆弱,一些風吹草動都會對流動性產生較大影響。從這一點來看,未來資金利率的波動可能加劇,資金面還將反復承壓,這也將制約A股的進一步反彈,短期市場或將繼續震蕩筑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