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表示,大宗商品的漲跌與實體經濟的需求、全球資本的流動及美元指數息息相關,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美國的經濟走勢、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中東局勢動蕩、日本核泄漏危機等事件,使全球經濟出現更多不確定性。
據上海金融報報道,在近日舉行的“第八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上,“大宗商品價格盤整是短期現象,還是"拐點"的開始”、“接下來哪種商品會獲得投資者青睞”等問題,成為熱議的焦點。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大宗商品的漲跌與實體經濟的需求、全球資本的流動及美元指數息息相關,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大宗商品與股價“關聯性”增強,近段時間,國際大宗商品市場波動劇烈,從貴金屬、有色金屬,到能源化工,都出現不小的跌幅。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近日指出,目前世界經濟仍處在復蘇的道路上,但美國的經濟走勢、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中東局勢動蕩、日本核泄漏危機等事件,使全球經濟出現更多不確定性。
“除了實體經濟的需求外,大宗商品的價格還與全球資本流動方向有關。現在,這個走向明顯受制于美國國債的價格,也受制于另一個很重要的參數美元指數。”劉元春認為,國際資本流向、美國貨幣政策和美元指數的變化,對大宗商品定價至關重要,“目前美元指數已處于低位,但美元的回調很可能是階段性的,因此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很可能出現高位震蕩,但不同大宗商品的表現各有差異。”劉元春表示,全球資本向美國回轉的現象可能導致一些資本從大宗商品逃離、從新興市場國家撤離,這將進一步影響到新興市場對大宗商品的需求。
澳新銀行商品研究總監MarkPervan則表示,全球大宗商品的價格周期和證券市場有很強的相關性。他認為,未來6個月,證券市場的表現將進一步改善,而世界范圍內的大宗商品價格也會強勁反彈,“美國很多投資基金都認為,大宗商品和股票市場都是增長型的市場,因此他們在購買證券的同時,也會購買大量的大宗商品。”
的確,全球大宗商品市場數據顯示,投資基金在大宗商品市場上的總持倉金額達3700億美元,其中一半集中在能源品種(包括石油、天然氣),20%投資于貴金屬市場。可以看到,從2000年開始,證券市場和大宗商品市場的走勢基本是趨同的。
MarkPervan指出,目前美國較低的信貸成本使借錢投資大宗商品的回報率非常高。“美國的利率現呈下滑趨勢,所以投資基金投資在商品上的倉位正在上升。但美國利率的下降空間是有限的,大宗商品的投機倉位應該會有一個下滑,特別是2012年下半年后,美國有可能進入加息過程。但令人鼓舞的是,由于美國的經濟狀況,即使將來加息,幅度也不會特別大,這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是相對有限的。”鉛投資引人關注針對具體商品的選擇與投資,JP摩根亞太區銷售總裁TimWil-son表示,未來的一段時間里,鉛的投資價值將繼續顯現,但投資者也需密切關注通脹對市場的利空影響。
TimWilson表示,目前提供鉛的金礦市場比較緊張,這種態勢2013年會更嚴重,因此鉛的投資還是比較樂觀。“因為中國工業和汽車對鉛的需求很大。盡管目前中國汽車市場的增長速度不是非常高,但總量十分可觀。另外,從現在來看,很多交易商對鉛的投資情緒比較積極。比如,在目前市場庫存這么高的情況下,鉛的價格還是比較堅挺,說明交易商對鉛很看好。”
不過,也有一些利空因素在威脅市場。“現在全球的報告庫存進一步增加,尤其中國冶煉廠的供應能力非常強,加上通貨膨脹有可能影響全世界,如果美聯儲為控制通脹采取緊縮政策,肯定會影響目前脆弱的經濟復蘇,尤其對西方國家影響更甚。”
TimWilson表示,未來市場將會密切關注全球通脹的情況,及各國政府應對通脹的措施,如果在這方面出現不利因素,會導致整個市場出現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