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寸土寸金的上海陸家嘴,各大機構坐落其間,多從事金融相關的業務。然而歐洲最大銅業公司波蘭銅業卻將此選擇作為登陸中國的前哨站,并于去年底入住甲級寫字樓花旗銀行大廈。站在這個金融和資本交匯的制高點,波蘭銅業感受到的是“中國標準”與“上海價格”的巨大號召力。
去年,波蘭銅業在上海期貨交易所完成交割品牌注冊,邁出了中國戰略的重要一步,這意味著公司所有符合中國標準的產品,都可以在上海的期貨市場上正常交割,拉近了其與競爭對手間的距離。與此同時,公司與五礦集團簽署了10萬噸電解銅供應協議。
“在這次經濟危機中,發達國家恢復動力不足,中國卻幾近恢復完全。”波蘭銅業上海公司總裁葉邁克非常看好中國市場的消費潛力。在過去14年中,公司通過中國代理商累計銷售了63.5萬噸銅,占了整個集團業務量的20%。
據介紹,近年來,亞洲特別是中國市場是發展最快的銅市場。但之前波蘭銅業品牌在中國認可度較低,銷售價格也低。通過這次在上期所進行品牌注冊,提高了公司在中國的聲譽和影響力,有助于產品推廣。并且為公司和客戶提供了多種的銷售渠道,比如進行期貨交割。
“目前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中國消費者知道波蘭銅業,如同了解淡水河谷,默克爾自由港公司一樣。” 葉邁克說。
2007年3月20日,上期所正式出臺實施了《上海期貨交易所有色金屬交割商品注冊管理規定》,開始接受國外符合條件的銅、鋁、鋅有色生產企業的注冊申請。2008年12月24日,作為世界最大銅生產商之一的美國自由港邁克墨倫銅金礦公司下屬El Paso精煉廠生產的“P*D”牌高純陰極銅獲準成為上期所首個境外注冊交割品牌,開啟了境外品牌在國內期貨市場“IPO”的序幕。之后,包括智利國營銅業公司、力拓集團、必和必拓集團在內的27個境外銅品牌和1個境外鋁品牌相繼在上期所成功注冊。
上海期貨市場“國際板”先行一步,而早在2008年上期所發布5年戰略規劃時,就提出“亞太時區”的概念,目標建設成為一個在亞太時區以基礎金屬、貴金屬、能源、化工等大宗商品為主的主要期貨市場。2010年底,上期所正式啟動銅和鋁的期貨保稅交割試點業務,2011年3月生成首批349噸銅期貨保稅標準倉單數。
上海期貨市場走出黃浦江,正邁著堅實的步伐走向國際市場。由此將吸引更多的國際廠商、企業參與交易和定價,在這過程中,他們也將更清晰地聽到中國消費者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