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發布報告稱,收緊貨幣政策的措施和其他旨在控制信貸風險的舉措可能會顯著削弱中國銀行業未來幾年的利潤率。
標普報告稱,若貸款利率大幅上升,且政府對項目貸款的扶持力度降至極低,在此種壓力情境下,未來三年中國銀行業的累計不良貸款將達到貸款總額的5%~10%。
“在我們的基本壓力情景假設下,我們預計信貸損失仍可控。”標普金融機構評級董事廖強說。
廖強指出,在標普對銀行業的評估當中,已考慮了信用指標的預期波動,因此維持對中國銀行業的穩定展望。此外,包括資產質量、利潤率、流動性和資本水平等主要指標將可能支持中資銀行的個體信用狀況。標普去年7月發布的報告稱,中國銀行體系的信用風險在上升,但其自身實力仍足以確保穩定的展望。
中國銀行上月初發布的《關于銀行不良貸款率變化合理區間的研究》報告指出,在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GDP增速7%)、流動性適度(M2增速16%)的情況下,今后五年我國銀行業不良貸款率合理區間為1.61%~3.24%。
銀監會近日披露,2011年一季度,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4333億元,比去年末減少3億元;不良貸款率1.1%,與去年末水平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