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4月,四川省輪胎出口出現了量跌價升的態勢。5月24日,成都海關告訴記者,輪胎出口后市走勢叵測,特別是中國輸歐輪胎出現多環芳烴危機,輪胎出口恐遭“新特保案”影響。
據成都海關統計,今年1-4月四川出口輪胎56.3萬條,價值1482萬美元,出口平均價格為每條26.3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下同)減少7.4%、增長25%和上漲34.9%。4月當月輪胎出口量與上月基本持平,均價為每條29.3美元,環比上漲10.2%,創2009年2月以來新高。
從今年2月下旬開始,國內天然橡膠就開始下挫,最低甚至跌破了3萬元人民幣/噸大關,跌幅接近30%。這是金融危機后,天然橡膠啟動上漲行情后最大的跌幅。日本地震致使其3大汽車制造商紛紛停產,促使期膠價格大幅回落。從供需看,天然橡膠主要供給國泰國、菲律賓都遭受暴雨,供應可能會偏緊;而下游國內汽車行業已進入下降通道,輪胎企業當前開工率普遍偏低,需求不旺,后市走勢叵測。
歐盟輪胎制造商協會今年3月1日公布的抽查結果顯示,歐洲市場上抽樣輪胎中11%的樣品不符合歐盟REACH(《歐盟化學品注冊、評估、許可和限制》)法規的關于輪胎多環芳烴限量的要求。不合格樣品生產地均為中國。
成都海關表示,中國輪胎出口勢頭強勁已引起歐盟極大的關注,REACH法規正是歐盟控制中國輪胎進入市場的技術性貿易壁壘。之前,由于中國輪胎在美國市場的強勁表現,引發了輸美輪胎“特保案”;多環芳烴危機會否演變成另一個“輪胎特保案”,還有待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