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或成危機新爆點
標普20日表示,在2011至2014年間,意大利鞏固財政的計劃面臨風險,未來兩年內評級遭降的可能性約為33%。此外,意大利經濟增長前景黯淡,政府圍繞提高生產率改革的承諾似乎難以兌現,該國在2011至2014間年均GDP增速可能低于此前預期的1.3%。
標普警告稱,一旦上述風險因素實質化,意大利政府債務將上升到相當高的水平,并導致主權評級遭降。
根據意大利國家統計局數據,2011年第一季度,意大利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微增0.1%,低于德國、法國和西班牙當季經濟1.5%、1%和0.3%的環比增幅。
2010年,意大利GDP增長1.3%,雖結束了連續兩年的下滑局面,觸底回升,但復蘇步伐落后于歐盟成員國1.8%的平均增幅。從2008年第一季度至 2011年第一季度,該國GDP萎縮近6%,萎縮幅度位列歐元區成員國第四名。去年意大利公共債務規模超1.9萬億歐元,占GDP比重達120%,財政赤字與GDP之比為4.6%。
意大利央行預計,該國今明兩年經濟將維持低增長態勢,預計GDP增幅在1%左右,仍落后于歐元區平均增幅。經合組織(OECD)在2011年半年度世界經濟預測報告中稱,今年意大利公共債務將進一步攀升至GDP的121.1%,2012年債務負擔將有所緩和,降至120.5%;今年該國赤字占GDP比例將維持在3.9%,2012年有望降至2.6%。
意大利金融系統也面臨著融資難度增大和債務風險上升的困境。意大利銀行業協會(ABI)預計,2011年,意大利各銀行需再融資2000億歐元用以償還到期債務。第一季度,意大利銀行發行固定利率債券的平均成本已由2009年的3%漲至3.75%。意大利銀行業已成為該國政府債券的最大購買者,持有政府債券約占該國債券總規模的60%至90%。瑞士投資公司朱洛夫資產管理公司總裁菲力克斯•朱洛夫表示:“這是一種緩慢爆發的銀行危機,將導致意大利債券收益率不斷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