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16日發布的最新一期“貿易景氣度調查”顯示,出于對全球經濟前景的樂觀和對主要貿易往來市場貿易量增長的預期,中國內地貿易企業信心度在連續兩輪調查下降后出現首度回升。中國內地成為所有受訪的21個國家和地區中少數幾個貿易景氣度回暖的市場之一。
反映全球各受訪市場貿易信心度的“匯豐貿易景氣指數”顯示,中國內地的貿易信心指數比半年前上升了3個百分點。除中國內地外,其它幾個信心上升的市場為沙特、新加坡、美國和墨西哥,其余16個受訪市場則與前期持平或有不同程度下跌。
調查顯示,預計未來六個月全球經濟會增長的中國內地受訪企業達60%,高于全球的平均比例50%和亞洲的平均比例48%;70%內地受訪企業預計未來半年它們的貿易量會增長,高于全球平均比例53%,高于上一輪調查67%的比例。
調查顯示,通脹帶來的成本上漲和利率上漲等因素被全球很多貿易企業視為未來半年發展業務的主要挑戰。在中國內地,雖然上述挑戰依然存在,但與半年前相比擔心成本和利率上升的企業略有減少,擔心匯率波動的企業則明顯增加,達到58%,高出上次調查9個百分點。
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貿易及供應鏈業務部總監歐陽博思表示,中國內地貿易企業信心回升,反映出世界經濟和商業活動的逐步復蘇。中國內地企業對成本和利率擔憂的相對減緩,表明目前國內采取的一系列調控措施正在起到積極的作用,已經令企業有了較為樂觀的前景預期。成本和利率的上漲依然是全球的貿易企業都要面對的挑戰,建議企業可以采用適當的貿易融資方式來鎖定成本,以避免利潤受到擠壓。
資料顯示,“匯豐貿易景氣度調查”每半年進行一次,本輪調查訪問了包括亞太區主要經濟體及中東、拉美、北美和歐洲等地區在內的全球21個市場,6300多家有跨境貿易業務的企業,是同類調查中規模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