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幾周前的“讖語”似乎開始應驗。這家華爾街大行發布唱空論調兩周后,以白銀、原油、銅為首的大宗商品市場本周開始連續暴跌。
5日歐洲盤中,COMEX白銀期貨再跌近4%,至37.8美元附近,將這波調整的累計跌幅擴大到22%。紐約原油期貨跌2.5%,至106美元附近;黃金期貨跌1.1%,跌破1500美元整數關。基本金屬也繼續暴跌,倫敦期錫盤中一度狂瀉逾6%,至一個多月最低點,銅、鎳、鋁也普遍超過2%。此前,覆蓋19種大宗商品期貨的CRB商品價格指數已在周三大跌1.76%。
分析人士認為,大宗商品近期之所以連續暴跌,與投資人對世界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以及美元企穩等因素不無關系。
安本資產亞洲策略師彼得·埃爾斯頓認為,近期的商品下跌可能是對前期部分品種漲幅過大的技術性修正。不過,商品的大跌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投資人對于抗通脹前景的憂慮,許多經濟體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勢必會降低商品的需求。
瑞士信貸亞洲首席經濟學家陶冬認為,大宗商品總體上已“超買”,因此調整只是時間早晚的事。而至于為什么本周商品價格跌得如此兇猛,他認為主要是因為美元出現了短暫反彈跡象。短期內,陶冬認為,大宗商品走勢完全取決于美元,后者則取決于美聯儲的退出時間表。而從長期來看,陶冬依然看多商品。
分析師也表示,股市投資人不必對商品價格大跌太過緊張。高盛資產管理公司主席奧尼爾認為,短期內大宗商品的大跌可能給股市帶來負面影響,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商品價格下跌也會幫助減緩通脹的壓力,進而利好股市。
商品價格近期的暴跌,令人想起了幾周前高盛的預警。高盛曾在4月中旬發布報告,建議投資人停止買入并減持大宗商品,因為原油、黃金和銅會在未來3到6個月下跌。不過,從12個月的前景來看,高盛仍看漲大宗商品,并建議投資人超配這類資產,尤其是原油、黃金、銅、大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