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期貨市場成交量在4月再度下滑,這已是期市成交量連續第五個月較去年同期呈下降趨勢。在四大期貨交易所中,上海期貨交易所(上期所)同比降幅最大,達53.81%。
中國期貨業協會統計資料表明,以單邊計算,今年4月份,全國期貨市場成交量為8163.69萬手,同比減少23.63%。期市4月成交額為10.94億元,同比增長42.64%。其中,上期所成交量為195.14萬手,成交額為2.53萬億元,同比分別下降53.81%和42.72%;大連商品交易所(大商所)成交量為2004.06萬手,成交額為1.33萬億元,同比分別減少14.03%和增加17.38%;鄭州商品交易所(鄭商所)成交量為3895.92萬手,成交額為3.97萬億元,同比分別減少5.73%和增加88.32%;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中金所)則成為唯一一個成交量和成交金額雙雙增長的交易所,該所單月成交量為312.26萬手,成交金額為3.09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8.43%和125.68%。
分析人士表示,去年下半年以來,管理層通過提高保證金、取消手續費優惠、限制開倉數、推出大合約等多項抑制期貨市場投機的行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場交易。另外,由于世界部分地區局勢動蕩、日本地震、歐債危機、國內經濟政策收緊等因素,近期商品期貨市場波動較大,投資行為更為謹慎,而多種商品接連創出歷史新高,也令投資者追高意愿開始減弱。
同時,期市成交量的下滑,令期貨公司承壓。業內人士透露,今年一季度期貨業整體虧損達到三成,尤其是規模較小的期貨公司,多數在一季度利潤大幅下滑甚至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