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檢驗檢疫局在全省開展出口輪胎“雙打”行動,對出口輪胎重點問題、重點企業、重點地區開展專項治理行動,查處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產品行為,查處逃漏檢行為,凈化市場,規范秩序,提升出口輪胎質量安全水平。
該局在東營市建立起全國首家“出口輪胎質量安全監管示范區”,進一步完善地方政府負總責、企業負主責、監管部門承擔監管責任的質量責任體系,通過嚴格執法把關,增強出口輪胎企業質量誠信意識,根據信用狀況,動態調整企業類別。建立健全進出口企業質量誠信分類管理制度和失信企業懲戒制度,監督企業嚴格遵守質量法律法規。
該局嚴格貫徹執行國家質檢總局關于出口輪胎檢驗監管規定,認真落實崗位責任制,堅持工作到位、責任到位、監管到位。該局在風險分析的基礎上,確定檢驗監管的重點,制定專門檢驗監管方案,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檢驗監管工作質量。該局實施出口輪胎周期檢驗模式,按出口輪胎企業類別和產品風險等級確定檢驗監管方式,定期對企業質量體系運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重點關注不合格品處理控制,檢查企業不合格原材料及半成品的再利用情況、銘牌標識、關鍵件一致性、檢驗設備檢定等問題。
圍繞建設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國家戰略,該局充分發揮檢驗檢疫職能作用,指導企業建立出口輪胎全過程質量信息可追溯系統,加快培育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競爭力的新優勢,主動分類管理,對出口輪胎一類企業實施誠信監管、驗證監管方式,開通綠色通道,實行電子監管和無紙化報檢,使企業得到便利和實惠。此外,該局還推廣應用普惠制及區域性優惠原產地證等扶持措施,為出口輪胎企業爭取關稅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