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17日下午消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員國正試圖縮小彼此在全球經濟方面的政策差異,他們紛紛承認新興國家不斷增長的通脹給富裕國家帶來了風險。
面對目前最大的挑戰之一,187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員國周六承認,在發展中國家里巨額熱錢流入一方面會促進經濟增長,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這些國家的通脹水平。
新加坡財長尚達曼作為決策機構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IMFC)主席出現在記者招待會現場,他表示:“當通脹在新興市場呈上升趨勢時,它就不僅僅是新興市場的問題了,而是全球通脹問題和可能的利率問題。”
在華盛頓召開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員國會議上,各國財政部高官們就當前國家債務高企和低利率政策所帶來的危險以及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過熱風險進行了討論。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安吉爾-葛利亞(Angel Gurria)稱:“這是我所見過的最困難的政策時刻之一,最復雜的挑戰之一,當然也是我有生以來中(所見過的)。”
對富裕國家政策隱患的關注不斷增長成了IMF組織議題轉化的一個部分,也同時引起了新興市場國家的關注。巴西等國家已經同熱錢流入本國推升通脹進行了斗爭。
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稱不斷增長的食品價格正極大地威脅著世界貧困(國家和人民)。世界銀行預計食品價格指數增長10%,就會使1000萬人陷入貧困,去年大約4400萬人已經陷入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