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么事情比所有商品都在漲價更讓人憂心了。不幸的是,我們正面臨著這樣的局面。
上周末,大宗商品市場又迎來一輪整體上漲浪潮。黃金創下歷史新高,原油再度刷新兩年半以來的高點,其余如金屬、農產品等,都呈并肩上揚之勢。
分析師稱,目前,市場仍處于通貨膨脹的格局之下,商品價格的上漲,尚未到終結之時。
原油的“原罪”
原油被稱為大宗商品的領頭羊。原油價格的上漲,往往會帶動大宗商品價格的整體上揚。近期大宗商品的上漲,原油“居功至偉”。
由于北非和中東局勢動蕩,市場對原油的供給前景產生較大的憂慮,原油價格更是插翅而飛。2月初,產油大國利比亞國內爆發沖突之時,原油價格尚在95美元/桶左右,但隨著地緣政治問題擴大化,原油價格開始快速上揚。
截至上周五(4月8日),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原油期貨主力5月合約收盤價為112.79美元/桶。這一價格較2月中旬時的油價上漲了近20%。
由地緣政治引發的憂慮也直接波及到黃金市場。由于大量避險買盤的進入,國際黃金價格屢屢刷新歷史高點。上周五,倫敦現貨黃金價格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6.31美元/盎司,漲幅1.12%,收盤價為1474.80美元/盎司。這一價格較2月初時上漲了約10%。
與此同時,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鋁、鉛、鋅等價格均創下兩年多以來的新高,而銅、鋅等價格近一個月以來亦普遍上漲。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豆油、小麥、玉米等價格近期亦普遍上漲,只有大豆、豆粕等少數品種相對弱勢。
“原油價格上漲的動因顯然是來自地緣政治引發的擔憂。現在不太樂觀的是,市場的擔憂情緒在進一步加重。”廣州期貨研究部副總經理羅強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他指出,市場憂慮加重的原因在于,北約與利比亞的戰爭持續時間超出了大家的預期,動蕩不知何時會結束。人們擔憂動蕩局勢可能蔓延至整個中東區域,如果沙特阿拉伯等主要產油國政局出現動蕩,則將對原油價格形成進一步的刺激。
“原油價格的上漲,對整體大宗商品市場會產生傳導效應。”首創期貨宏觀分析師劉旭說,短期內,我們看到的主要是上游如金屬原材料等品種價格的上漲,然后,將會是下游如農產品、工業品等價格的上漲。
“原油價格上漲的原因,我們發現主要仍是資金的炒作。”劉旭說,2008年原油創下歷史新高時, NYMEX原油期貨的凈多單量不超過10萬手,而目前,其凈多單量最高已經超過30萬手。
流動性泛濫
雖然原油、黃金等品種近期的表現更為吸引眼球,但如果將視界再放大一點,那么我們將發現,大宗商品的價格已經整體上漲相當長一段時間。
反映大宗商品價格整體走勢的CRB指數(商品研究局期貨價格指數),在2009年初時為200點左右,然后,隨著各國開始經濟恢復,CRB指數亦進入上漲通道。截至上周五,該指數為368.7點,兩年多時間,其漲幅約84%。
“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根源,來自于全球流動性過剩。”劉旭說,“金融危機之后,為了恢復經濟,各國實行了低息政策,為市場注入了大量的流動性,這導致了通貨膨脹的抬頭。”
劉旭指出,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不久前表示,美國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將繼續實施。而日本地震之后,日本政府為市場注入的資金已超過5500億美元,實際上日本重建所需資金據估算應在2000億美元之內,這意味著全球市場流動性又增加了超過3500億美元。雖然近期大部分新興市場國家包括中國以及歐盟,都實行了加息。但各國加息所回收的流動性,恐怕還不如此次日本所新增加的量。
劉旭進一步指出,中國、歐盟等經濟體進行加息,這已經表現出各國面臨著物價上漲的壓力。但市場對其解讀為,這不是意味著資金的收緊,而更多意味著未來通脹上行的壓力在加大。“這才是當前的問題所在。”他說。
羅強則表示,從近期大宗商品市場的表現看,正體現出了流動性推動的特點。
他還表示,從今往后,很多品種如螺紋鋼、豆粕、白糖等,將逐漸進入需求旺季,同時市場整體處于上漲氛圍,而之前市場的疲軟蓄積的做多能量,正在釋放出來,預計大宗商品的上漲,還將延續一段時間。
中財期貨西安營業部總經理續劍鋒表示,歐盟加息的舉動表示政府認為其經濟復蘇的步伐已經比較堅實。經濟的復蘇,將帶來大宗商品需求量的增加,這亦將成為價格上漲的動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種的基本面不一樣,所以,價格的變化上也會有差異化的體現。”羅強說。
上周末,大宗商品市場又迎來一輪整體上漲浪潮。黃金創下歷史新高,原油再度刷新兩年半以來的高點,其余如金屬、農產品等,都呈并肩上揚之勢。
分析師稱,目前,市場仍處于通貨膨脹的格局之下,商品價格的上漲,尚未到終結之時。
原油的“原罪”
原油被稱為大宗商品的領頭羊。原油價格的上漲,往往會帶動大宗商品價格的整體上揚。近期大宗商品的上漲,原油“居功至偉”。
由于北非和中東局勢動蕩,市場對原油的供給前景產生較大的憂慮,原油價格更是插翅而飛。2月初,產油大國利比亞國內爆發沖突之時,原油價格尚在95美元/桶左右,但隨著地緣政治問題擴大化,原油價格開始快速上揚。
截至上周五(4月8日),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原油期貨主力5月合約收盤價為112.79美元/桶。這一價格較2月中旬時的油價上漲了近20%。
由地緣政治引發的憂慮也直接波及到黃金市場。由于大量避險買盤的進入,國際黃金價格屢屢刷新歷史高點。上周五,倫敦現貨黃金價格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6.31美元/盎司,漲幅1.12%,收盤價為1474.80美元/盎司。這一價格較2月初時上漲了約10%。
與此同時,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鋁、鉛、鋅等價格均創下兩年多以來的新高,而銅、鋅等價格近一個月以來亦普遍上漲。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豆油、小麥、玉米等價格近期亦普遍上漲,只有大豆、豆粕等少數品種相對弱勢。
“原油價格上漲的動因顯然是來自地緣政治引發的擔憂。現在不太樂觀的是,市場的擔憂情緒在進一步加重。”廣州期貨研究部副總經理羅強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他指出,市場憂慮加重的原因在于,北約與利比亞的戰爭持續時間超出了大家的預期,動蕩不知何時會結束。人們擔憂動蕩局勢可能蔓延至整個中東區域,如果沙特阿拉伯等主要產油國政局出現動蕩,則將對原油價格形成進一步的刺激。
“原油價格的上漲,對整體大宗商品市場會產生傳導效應。”首創期貨宏觀分析師劉旭說,短期內,我們看到的主要是上游如金屬原材料等品種價格的上漲,然后,將會是下游如農產品、工業品等價格的上漲。
“原油價格上漲的原因,我們發現主要仍是資金的炒作。”劉旭說,2008年原油創下歷史新高時, NYMEX原油期貨的凈多單量不超過10萬手,而目前,其凈多單量最高已經超過30萬手。
流動性泛濫
雖然原油、黃金等品種近期的表現更為吸引眼球,但如果將視界再放大一點,那么我們將發現,大宗商品的價格已經整體上漲相當長一段時間。
反映大宗商品價格整體走勢的CRB指數(商品研究局期貨價格指數),在2009年初時為200點左右,然后,隨著各國開始經濟恢復,CRB指數亦進入上漲通道。截至上周五,該指數為368.7點,兩年多時間,其漲幅約84%。
“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根源,來自于全球流動性過剩。”劉旭說,“金融危機之后,為了恢復經濟,各國實行了低息政策,為市場注入了大量的流動性,這導致了通貨膨脹的抬頭。”
劉旭指出,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不久前表示,美國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將繼續實施。而日本地震之后,日本政府為市場注入的資金已超過5500億美元,實際上日本重建所需資金據估算應在2000億美元之內,這意味著全球市場流動性又增加了超過3500億美元。雖然近期大部分新興市場國家包括中國以及歐盟,都實行了加息。但各國加息所回收的流動性,恐怕還不如此次日本所新增加的量。
劉旭進一步指出,中國、歐盟等經濟體進行加息,這已經表現出各國面臨著物價上漲的壓力。但市場對其解讀為,這不是意味著資金的收緊,而更多意味著未來通脹上行的壓力在加大。“這才是當前的問題所在。”他說。
羅強則表示,從近期大宗商品市場的表現看,正體現出了流動性推動的特點。
他還表示,從今往后,很多品種如螺紋鋼、豆粕、白糖等,將逐漸進入需求旺季,同時市場整體處于上漲氛圍,而之前市場的疲軟蓄積的做多能量,正在釋放出來,預計大宗商品的上漲,還將延續一段時間。
中財期貨西安營業部總經理續劍鋒表示,歐盟加息的舉動表示政府認為其經濟復蘇的步伐已經比較堅實。經濟的復蘇,將帶來大宗商品需求量的增加,這亦將成為價格上漲的動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種的基本面不一樣,所以,價格的變化上也會有差異化的體現。”羅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