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第一財經首席經濟學家調研”顯示,來自國內外21家金融機構的首席經濟學家預測,一季度GDP同比增速為9.5%,略低于去年四季度水平(9.8%);3月份CPI有望突破此前5.1%的高點,本次調研預測均值高達5.2%。
與此同時,調研結果還顯示,3月貿易將繼續出現逆差,不過得益于出口增速的強勁復蘇,逆差規模為46.3億美元,較2月逆差規模縮減近四成。作為一季度的最后一個月份,3月新增貸款較2月有所增長,預測均值突破6000億元。
調查發布2011年4月“第一財經首席經濟學家信心指數”為53.0,與上月水平(52.8)相比有所上升,未來經濟被市場繼續看好。
● 信心指數
4月經濟繼續看好
在本次調研中,共有8位首席經濟學家給出了4月份信心指數,均值為53.0,較3月信心指數(52.8)有所上升,不過低于官方公布的3月PMI水平(53.4).
4月1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CFLP)發布報告顯示,3月PMI為53.4,環比上升1.2,從此結束連續三個月的下行趨勢,出現小幅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國泰君安給出了低于50臨界值的最小值48,表明其對未來經濟放緩的擔憂,其余機構均給出了53及以上數值。
交銀國際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楊青麗認為,一季度鋼鐵等工業生產旺盛,且隨著春節結束,出口有望反彈,因此經濟下滑風險有限。
瑞穗證券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更為樂觀,他表示傳統旺季到來,經濟下滑風險不大,3月PMI生產指數與新訂單指數雙雙回升,且數值較為接近,顯示了當前國內的產需銜接依然較好,貨幣收緊政策并未導致經濟出現下滑局面。從需求角度來看,3月新訂單指數為55.2%,比上月回升0.9個百分點,顯示了溫和回升的市場需求。從供給角度來看,3月生產指數環比也有回升,達到55.7%。
● 一季度GDP
同比增速9.5%,略低于去年四季度
今年一季度GDP增速將有所放緩,樓市調控和控制通脹預期的一系列措施已經在年初產生影響,
本次調研結果顯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速預測均值及中位數均為9.5%,略低于去年四季度9.8%的水平。其中,瑞穗證券給出了最大值10%,民生證券給出了最小值8.9%,17家機構所給數值均在9.8%之下,顯示絕大部分機構認為一季度經濟增長趨緩。
野村證券中國區經濟學家孫馳預計,一季度GDP增速將有所放緩,主要是受私人部門增長疲軟、緊縮政策以及貿易逆差的影響。對于未來經濟走勢判斷,工銀瑞信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陳超表示,目前經濟環比增速趨于底部,未來走勢先降后升。
摩根大通高級經濟分析師吳向紅進一步分析稱,從近兩個月的宏觀經濟數據可以看到,零售業和新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增長趨勢確實都有所放緩。因此摩根大通在最近微幅下調了今年第一和第二季度的增長預期。不過吳向紅認為中國一系列的收緊政策導致經濟硬著陸的可能性還是很低的,下半年經濟會以穩健的速度增長。
對于經濟可能出現的放緩現象,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肯定了其積極意義。他認為經濟放緩顯示政策正在取得預期效果,投資增速正在向著更可持續的方向轉變,1~2月汽車和建材的消費增速下降也是政策主動調控的結果,整體經濟增速雖然可能將有所放緩,但是硬著陸可能性不大。
不過也有機構看好一季度的經濟增長。沈建光預計一季度GDP同比增速或將達到10%,全年GDP增速9.5%。
● CPI
預測均值5.2%,再創新高
隨著食品價格持續走高,3月CPI或將再創新高。而本周二央行宣布再度加息,更像是為上述預期埋下伏筆。
調研結果顯示,3月CPI預測均值及中位數皆為5.2%,大幅高于上月水平(4.9%),同時也高出去年11月創下的高點5.1%。在接受調研的20家機構中,除了民生證券給出了4.7%的最小值之外,其余19家所給數值均在5%及以上,表明大多數機構認為3月CPI將重拾升勢。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分析稱,3月份翹尾因素相比2月份回升0.72個百分點,初步判斷3月份CPI同比漲幅將比2月份有小幅上升。以商務部監測數據作為預測依據,3月份食品價格環比上漲0.5~1個百分點之間。此外,食品價格的同比上升也成為3月CPI再創新高的另一個注腳。
沈建光也佐證了CPI繼續沖高的判斷。他指出,考慮到國際糧油價格走高帶動輸入性通脹壓力加大、國內工資調高帶動企業成本上升、部分日化產品也具有價格上漲預期、翹尾因素依然較高等因素,預計上半年通脹壓力依然將繼續存在。
對于今年通脹形勢,機構普遍認為情況不容小覷。陳超預計,今年3月份通脹同比水平創新高,而且上半年都將保持高位水平,下半年有望回落。彭文生認為,近期通脹水平依然在高位徘徊,預計二季度各月的同比通脹可能從3月份水平略有下降,但降幅不大。
至于今年通脹峰值時點的判斷,國泰君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全年通脹峰值或在7月,呈現前高后低走勢。招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丁安華認為,隨著經濟走勢受春節和緊縮貨幣政策的影響環比將有所放緩,CPI在走高之后會有所回落。
在CPI沖高的同時,3月PPI也將繼續走高。調研結果顯示,3月PPI預測均值為7.4%,中位數為7.3%,均高于上月7.2%的水平。其中,澳新銀行給出了8.8%的最大值,11家機構所給數值在7.2%以上。
連平表示,未來由于美元可能繼續維持走弱的態勢,原油、農產品等國際大宗商品仍將維持高位震蕩上行。國內隨著春節之后開工率的不斷提高,投資消費逐步走強,PPI漲幅上半年仍將維持在高位。
●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3月增速16.4%,有所上升
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有望出現回升。
調研結果顯示,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預測均值為16.4%,中位數為16.6%,均較今年1~2月15.8%的水平出現較大幅度上升。其中,民生證券給出了18%的最大值,摩根大通給出了12.7%的最小值,18家機構所給數值在15.8%以上。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分析稱,從最近八年的數據來看,除受金融危機影響的2009年外,其余七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月同比增速均高于1~2月累計增速。另外,物價回升也有利于抬高讀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作為一個名義增速數據,會受到價格的顯著影響。
不過與去年19%的全年水平相比,今年以來我國消費增速明顯放緩。孫馳認為,在高通脹和汽車限購令背景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有所趨緩。李迅雷預測2011年消費增長降至16.7%。
不過,沈建光指出,雖然日本地震造成國內部分商品供應短缺,政策影響下汽車、家居相關用品需求減少,短期內消費增速會比去年有所放緩,但從長期來看,伴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居民收入增加,更多鼓勵消費政策出臺,消費增長依然是帶動經濟上行的亮點。
● 工業增加值
3月預測均值14%,增速放緩
雖然我國經濟開始進入傳統旺季,但3月工業增加值增速可能出現放緩。
調研結果顯示,3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預測均值和中位數均為14.0%,雙雙低于上月14.1%的水平。其中,交銀國際給出了最大值15%,銀河證券給出了最小值13.1%。
魯政委分析稱,隨著春節影響的消除,3 月工業企業將逐步進入生產高峰,但2月部分產品銷售完成情況低于預期可能制約3 月生產擴大。從行業調研數據來看,2月鋼材、水泥、工程機械下游庫存積累較多,去年同期基數較高也可能帶動同比讀數下行。
對于未來工業增加值增速走勢,機構判斷存在分歧。李迅雷認為,預測未來工業、投資增速均呈持續下滑的趨勢,2011年全年工業增速降至12.4%。而連平則認為,考慮到隨著經濟增長的逐步恢復,PMI生產指數逐步回升,投資和生產不斷增長,近期工業增加值將會恢復到較高的增速。
● 固定資產投資
3月預測均值24.6%,有所放緩
3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出現放緩趨勢。
調研結果顯示,3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為24.6%,中位數為24.7%,均低于此前24.9%的增速水平。其中,工銀瑞信給出了最大值27%,招商證券給出了最小值22.3%,13家機構預測數值均在24.9%以內。
魯政委指出,前兩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出現超預期的反彈,主要是房地產投資加速所致,前期提速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在3月可能放緩。
不過,機構們對未來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保持樂觀。連平指出,今年作為“十二五”規劃的開局年,固定資產投資仍將維持較快增長,且上半年往往是投資快速增長期,因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可能會較高。
● 外貿
3月逆差收窄出口增速反彈
繼今年2月出現貿易逆差之后,今年3月或將再度出現貿易逆差,不過隨著出口增速反彈,逆差規模有望收窄。
調研結果顯示,3月貿易順差預測均值為-46.3億美元,中位數為-37.5億美元,較上月-73億美元收窄近四成。其中,招商證券給出了最大逆差值152億美元,銀河證券給出了最大順差值64.4億美元。在20家機構中,給出逆差預測的機構多達15家,其中逆差規模在100億美元以上的共計6家。
在出口方面,調研結果顯示,3月出口增速預測均值為22.2%,中位數為23.7%,均大幅高于上月2.4%的水平,其中增速在20%以上的多達14家。高盛給出了最大值40%,銀河證券給出了最小值7%。
在進口方面,調研結果顯示,3月進口增速預測均值為19.5%,中位數為19.4%,基本持平上月水平(19.4%)。其中,高盛和民生證券給出了最大值30%,銀河證券給出了最小值7.2%。
連平指出,從歷史趨勢來看,3月份的出口數量會略低于上年年末和本年1月,而3月份的進口數量往往會略高,因此保守估計,今年3月出口規模應該在1380億美元左右,進口規模會在1400億美元左右。未來隨著美國、歐盟主要國家經濟復蘇的進一步確認,日本災后重建的逐步啟動,新興市場國家經濟減速有限,中國出口商品的需求將會有所增長。
沈建光對于出口顯得更為樂觀。雖然受日本地震和核電站泄漏事故影響,但3月PMI出口指數有所提升,顯示世界范圍內,中國產品仍然更加受到青睞,預計全年出口增速將位于15%~20%,低于去年30%的平均增速,進口同比增速位于20%~25%,預計全年貿易順差在1400億~1500億美元之間。
● 新增貸款
3月預測均值為6052.6億元有所增長
作為一季度最后一個月份,3月新增貸款規模有望突破6000億元人民幣。
調研結果顯示,3月新增信貸規模預測均值為6052.6億元,中位數為6000億元,均高于上月5356億元規模。機構之間分歧不小,招商證券給出了最大值9000億元,民生證券給出了最小值4000億元。
連平表示,監管部門持續加強管控、動態差別準備金率動態調整措施的威懾作用是新增貸款較為平穩的主要原因,但考慮到3月工作天數有所增加,3月新增貸款可能較2月略多。預期未來新增貸款保持總體可控的態勢。但考慮到季初效應,4月新增貸款會有所回升。
按6000億元計算,今年一季度累計投放的新增貸款共計2.18萬億元,假設全年信貸投放規模為7.5萬億元,則一季度信貸投放將控制在30%以內,低于往年水平。
● M2
3月預測均值15.4%,略有下降
3月M2增速繼續維持較低水平。
調研結果顯示,3月M2增速水平預測均值為15.4%,中位數為15.3%,均低于上月15.7%的水平。其中,招商證券給出了最大值16.7%,國泰君安和澳新銀行給出了14.4%的最小值。在參與調研的20家機構中,18家所給數值均在16%以下。
魯政委認為,3月M2 同比增速繼續回落的可能性較大。首先,信貸新增量不高,其次,外匯占款可能不高,從歷史數據來看,3 月份順差往往是年內低位,2 月出現的貿易逆差可能在3 月繼續。同時,去年同期M2 新增量較多將拖累同比讀數下行,去年同期M2 新增1.39萬億。
據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今年M2增速目標為16%左右,較去年實際增速回落至少3.7個百分點。央行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2月新增信貸及M2增速已連續第二個月低于預期。
● 利率
4月內不再加息
自從本周二央行宣布加息以來,4月再度加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調研結果顯示,給出利率預測的18家機構無一家預測再度加息。自4月6日起,我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為3.25%和6.31%。
不過,也有機構認為不能排除4月再度加息的可能性。沈建光認為,由于當前經濟運行穩定,繼續收緊貨幣沒有“后顧之憂”,4月再次加息的可能性較大。
對于接下來的加息預期,渣打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志浩認為,當前利率水平將維持到4月底,5月可能再次加息。孫馳預期在二季度和三季度均有一次25bp的加息,這也意味著2011年全年將加息100bp。至于明年,孫馳維持此前一年期存款利率加息5次、每次25bp的觀點,而一年期貸款利率將加息3次、每次25bp.
為遏制通脹,央行4月5日宣布年內第二次加息,是去年10月以來的第四次加息。此外,央行自去年年初以來,已連續九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目前大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已高達20.0%。
● 匯率
2011年底看至6.3
調研結果顯示,2011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為6.3,在給出匯率預測的17家機構中,15家機構給出了6.3及以下數值,其中花旗集團預計升值幅度最小,為6.36,而渣打銀行預測升值幅度最大,為6.2.
沈建光認為,人民幣匯率彈性將會進一步加大,從世界范圍來看,當前美國、歐洲國家的政府債務將會長期存在,日本陷入地震危機之中,中東、北非形勢惡化。因此新興市場,特別是中國市場將愈加受到投資者青睞。其預計,今年人民幣匯率的彈性將會進一步加大,全年人民幣對美元將會升值5%~6%。其后,人民幣匯率變化則會更加符合市場規律。
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7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5456,連續第四個交易日創出匯改以來新高。
在南京召開的G20國際貨幣體系改革高級別研討會上,法國也再次呼吁應該提高SDR作用并把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進而加快人民幣完全可兌換。
● 政策
加息周期進入尾聲?
隨著周二宣布年內二度加息,機構對加息周期的討論日趨激烈,中國加息周期已經進入尾聲了嗎?
彭文生認為,管理流動性和通脹預期依然是短期內政策主要關注的任務,預計政策對內需的控制作用將會逐步體現,通脹壓力在下半年降低,升息壓力將會減輕。
陳超認為,貨幣政策上,加息接近尾聲,準備金率在第二季度可能繼續上調1次。李迅雷也認為,政策緊縮的高峰期已過,預計未來政策緊縮力度逐步減弱,公開市場回籠資金能力逐步恢復,未來存款準備金率上調次數或減為一次。
但也有機構認為,加息周期并未結束。孫馳預計,今年二季度和三季度均有一次25bp的加息,而且2012年,還將有5次存款基準利率加息和3次貸款利率加息。
另外,吳向紅也認為,盡管M2和信貸方面的增長在今年年初進一步放緩,2月份M2增速創去年7月以來最低增幅,但隨著CPI有望再次上揚,貨幣正常化政策將繼續平穩推行,3月份央行再次提高準備金率之后,2011年將還有機會提高準備金率至少一次以及2次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