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五年日本主要車企的海外產量比重顯著增加,而日本本土產量占比相應減少。
日本第一大車企豐田(不包括大發和日野)2006年生產的汽車中尚有一半以上產自日本,到2007年,日本本土產量在其全球總產量中的占比已降至49.5%,之后,其占比繼續逐年下降,到2010年僅占到43.1%。2010年豐田全球生產的762.3349萬輛汽車中,僅有328.2855萬輛產自日本,另外434.0494萬輛產自其海外工廠。
日本第二和第三大車企日產和本田在加快生產向海外轉移方面,比豐田走得更早更遠。2006年這兩家車企的全球產量中就已有61%以上來自海外工廠,到2010年日產和本田的海外產量比重已分別占到72.0%和72.7%。日產2010年全球生產的405.4萬輛汽車中,僅有113.4萬輛產自日本本土。而本田364.3萬輛的全球產量中,日本本土生產的只有99.2萬輛。
日本第四大車企鈴木的海外產量比重也超過豐田。在2007年,鈴木的全球總產量中就已有55.8%來自日本以外工廠(超過豐田2010年的海外產量比重56.9%)。到2010年,鈴木的海外產量比重已升至62.7%,即鈴木2010年289.2945萬輛的產量中有181.4703萬輛是由海外工廠制造的。
盡管如此,這些較小的日本車企的海外產量比重也在增加。馬自達2008年只有20.1%的汽車產自海外工廠,2010年這一比重已提升至30.2%。大發則由2006年96.0%的產量出自日本工廠,降到2010年只有80.8%的汽車產自日本。而日野從2009年還是在日本海外投產后,當年海外產量達到756輛,到2010年已達1.1146萬輛,占到其全球總產量的10.1%。
3月11日日本發生的強震,導致日本車企部分停產,日本車企的本土產量必受影響,同時因為日本生產汽車中有一大部分是出口,這些用于出口的日本制造汽車不僅因為海嘯而受損,也因為近年來的日元升值而競爭力下降,這些因素短期內會導致今年日本車企本土產量比重進一步降低,海外產量比重進一步上升。
注:
1. 本文中的豐田指生產豐田、雷克薩斯、塞恩三大品牌的豐田汽車公司,而非包括了大發和日野的整個豐田集團。
2. 馬自達2007年1月發布的2006年海外產量數據與2008年1月發布的2007年海外產量及同比增長率不對應,不過本文仍以其最初發布的2006年海外產量數據為準來記錄。
3. 本文中的年份均指公歷年,而非日本的財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