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大量貸款被銀行以高利率貸給消費者,最終消費者無力償還;銀行大舉放貸時沒有建立風險管理基礎設施。
巴西一直在瘋狂放貸。在過去5年,巴西的信貸增速是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4倍。盡管通脹率下降至6%的可管理水平,但巴西的銀行放貸的平均利率接近25%,消費信貸利率遠遠超過了30%。這意味著,巴西借款人正在支付約20%~25%的“實際”利率,而大多數國家的名義利率僅有1%~3%。巴西的借貸成本昂貴得帶有一些懲罰性。
具體對消費者而言,影響是巨大的。償債負擔升至可支配收入的24%,并可能隨著加息而進一步上升。我們預計,償債負擔到2012年將升至過高的30%。比較而言,當償債負擔觸及14%(目前接近12%)時,美國消費者就會“崩潰”。換言之,從現金流的角度看,巴西消費者的債務負擔是美國消費者的兩倍,而后者還被普遍視為在過度舉債。
巴西的形勢與美國次貸危機有些類似。大量的貸款被銀行以高利率貸給消費者,最終消費者將無力償還這些貸款。
還有一些不祥之兆:被經濟學家約翰·肯尼思·加爾布雷斯稱為“貪污”的行為開始出現。2010年11月,一家小型貸款機構泛美銀行(Panamericano)被發現隱瞞消費信貸虧損——隔夜這家銀行進行了重組。但在去年,Panamericano股價下跌62%。巴西央行進一步發現其會計活動異常,泛美銀行最近被“虧本”出售給BTG Pactual.
盡管與美國有些相似,但巴西也有獨特之處。巴西在大舉放貸期間基本上沒有建立風險管理基礎設施——一個“積極的”信用管理局的計劃因消費者保護問題而仍未獲批。這使得借款人在貸款機構不知情的情況下就可建立多重信用額度,尤其考慮到大多數貸款是“無擔保貸款”,不涉及任何擔保品。
從金融角度看,巴西陷入如今境地是金融體系失效的結果。銀行業體系的經營成本與資產比率達到了令人吃驚的4.2%,而中國和印度的銀行的這一比率分別為1.1%和1.6%,這種巨額經營成本使得信貸成本保持在異常高的水平。
從宏觀角度看,低儲蓄率和匯率高估正在對巴西的增長率和經濟競爭力造成壓力。巴西的問題在于,它需要向提高儲蓄和投資比率的方向再平衡經濟。
巴西一直在瘋狂放貸。在過去5年,巴西的信貸增速是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4倍。盡管通脹率下降至6%的可管理水平,但巴西的銀行放貸的平均利率接近25%,消費信貸利率遠遠超過了30%。這意味著,巴西借款人正在支付約20%~25%的“實際”利率,而大多數國家的名義利率僅有1%~3%。巴西的借貸成本昂貴得帶有一些懲罰性。
具體對消費者而言,影響是巨大的。償債負擔升至可支配收入的24%,并可能隨著加息而進一步上升。我們預計,償債負擔到2012年將升至過高的30%。比較而言,當償債負擔觸及14%(目前接近12%)時,美國消費者就會“崩潰”。換言之,從現金流的角度看,巴西消費者的債務負擔是美國消費者的兩倍,而后者還被普遍視為在過度舉債。
巴西的形勢與美國次貸危機有些類似。大量的貸款被銀行以高利率貸給消費者,最終消費者將無力償還這些貸款。
還有一些不祥之兆:被經濟學家約翰·肯尼思·加爾布雷斯稱為“貪污”的行為開始出現。2010年11月,一家小型貸款機構泛美銀行(Panamericano)被發現隱瞞消費信貸虧損——隔夜這家銀行進行了重組。但在去年,Panamericano股價下跌62%。巴西央行進一步發現其會計活動異常,泛美銀行最近被“虧本”出售給BTG Pactual.
盡管與美國有些相似,但巴西也有獨特之處。巴西在大舉放貸期間基本上沒有建立風險管理基礎設施——一個“積極的”信用管理局的計劃因消費者保護問題而仍未獲批。這使得借款人在貸款機構不知情的情況下就可建立多重信用額度,尤其考慮到大多數貸款是“無擔保貸款”,不涉及任何擔保品。
從金融角度看,巴西陷入如今境地是金融體系失效的結果。銀行業體系的經營成本與資產比率達到了令人吃驚的4.2%,而中國和印度的銀行的這一比率分別為1.1%和1.6%,這種巨額經營成本使得信貸成本保持在異常高的水平。
從宏觀角度看,低儲蓄率和匯率高估正在對巴西的增長率和經濟競爭力造成壓力。巴西的問題在于,它需要向提高儲蓄和投資比率的方向再平衡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