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至26日匯市概述:本周匯市可謂是避險大行其道。這邊廂,中東地區政亂局勢愈演愈烈,大有不可收拾之勢;由于憂慮中東局勢持續動蕩,投資者紛紛拋售高風險資產,全球股市大跌,瑞郎、日元和黃金等避險投資則受到市場熱切追捧。另外,由于市場擔憂中東局勢將令原油供給吃緊,原油價格本周也是一路飆升,一舉突破百元大關,在大力提振加元的同時,也令投資者更加憂慮,油價的飆升將令經濟復蘇的勢頭受挫。與此同時,本周新西蘭基督城爆發6.3級大地震,給市場的避險情緒之火再添了一把柴。
除了避險情緒高企之外,本周各大央行也好戲不斷,歐洲央行(ECB)、英國央行(BOE)和美聯儲(FED)內部重要官員均就通脹與量化寬松這兩大議題展開激烈的舌槍論戰;加息與否繼續成為市場熱議的話題。
本周各貨幣對走勢: 在避險情緒主導市場的情況下,瑞郎再次榮冕“避險王”的稱號,美元/瑞郎再創紀錄新低0.9238,本周跌幅1.57%;日元同樣不容小覷,美元/日元最低下探81.61,本周跌幅1.73%;而因原油價格飆升而受益的加元也表現亮眼,美元/加元本周刷新08年3月以來低點0.9782,跌幅0.70%;歐元/美元最高上摸1.3837,漲幅0.43%;澳元/美元最高上摸1.0163,漲幅0.17%;英鎊/美元最低下探1.6031,跌幅0.82%。
近期中東和北非政治局勢動蕩,但美元表現卻相對疲軟,這對美元而言是一種警告,即其可能將失去傳統避險貨幣的地位。美元的表現表明,投資者開始對于美國的財政狀況和債務水平感到擔憂。本周美元指數最高上摸78.33,最低下探76.94,本周跌幅1.2%。
當周匯市要聞盤點
歐銀官員統一口徑加息迫在眉睫
通脹似乎已經成為近期的全球熱門詞匯,而面臨通脹的不斷上行,歐洲央行在加息與否的問題上可謂是“左右為難”;在本周有多位歐洲央行官員暗示,隨著未來幾個月經濟復蘇和進口燃料價格壓力的上升,或將支持升息。
歐洲央行(ECB)執委會委員斯塔克(Juergen Stark)稱,如果有跡象顯示通脹加速增長的趨勢得以確立,歐洲央行將快速且果斷地采取行動;同為歐洲央行理事會成員的斯馬吉(Bini Smaghi)則表示,在通脹率達到2%的上限且基準利率依然保持歷史低位的時候,歐洲央行的官員必須監測是否目前的流動性狀況依然合適;另一位歐洲央行理事歐菲尼德斯(Athanasios Orphanides)也向媒體表示,歐元區高于2%的通脹率持續的時間可能要長于此前預期,央行必須做好準備采取合適的措施保證物價穩定性;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委員默施(Yves Mersch)稱,歐洲央行下周或改變在通脹上的措辭。隨著經濟復蘇逐步走強,通貨膨脹水平超過央行規定的通脹上限2%,政策制定者們將“不可避免地”調整央行的貨幣政策立場;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委員韋爾林克(Nout Wellink)表示,不會讓歐洲最強經濟體出現過熱跡象,隨著經濟復蘇和通脹加劇,建議歐洲央行考慮升息。韋爾林克表示,考慮在未來幾個月里將利率從目前1%的水平向上調整。對他而言,升息不僅僅是為抑制通脹,隨著經濟復蘇勢頭的增強,危機政策已不合時宜。德國央行行長韋伯(Axel Weber)也直接表示,目前歐元區利率走向僅有上行一條路。
國際評級機構標普(Standard &Poor“s)本周在題為”歐洲通脹的兩難境地令經濟前景承壓的報告中表示,英國和歐元區通脹升溫給依然踉蹌而行的經濟復蘇帶來了風險,同時也令歐洲各國央行在如何反應上陷入兩難的境地。報告中表示,歐元區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和歐債危機等因素支持央行維持現行寬松的貨幣政策,繼續推行非常規措施并保持利率低位。但攀升的通脹水平、潛在增多的貨幣供給和歐元區核心國家經濟強勁增長,使得標普預計,歐洲央行最終將會實行折中措施,即在秋天開始升息,但仍會繼續推行非常規貨幣措施直至2012年。
加息還是不加息英國央行內部吵翻天
與歐洲央行官員統一口徑不同,英國央行內部對加息的分歧意見更大。英國央行本周公布的2月9-10日會議紀錄顯示,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委員們在2月會議以6:3票數維持利率在0.5%不變,委員戴爾與威爾支持加息25個基點,而森泰斯贊成加息50個基點。此外會議記錄也暗示,若經濟繼續2010年底意外下滑后顯露回升跡象,本月反對加息的部分委員也會考慮支持加息。
贊同派:威爾(Martin Weale)周一表示,目前進行小幅升息能夠避免未來較大幅度的升息,并有助于降低市場的通脹預期。威爾指出,并不認為目前升息能夠迅速地將通脹率降低至目標水平。降低通脹率需要大幅調降利率,但他不認同那樣做;森泰斯(Andrew Sentance)周四表示,推遲升息舉措過長時間將令英國央行未來失去逐步升息這一政策選項。森泰斯表示,由于英國的經濟環境未發生大的改變,因此仍舊維持其主張的升息觀點。并表示,樂見英國央行內部升息陣營隊伍擴大。
反對派:普森(Adam Posen)周二表示,該行2013年和2014年通脹預期過高。同時,如果英國央行現在升息,將不排除出現通縮的可能。普森表示,受家庭儲蓄增多和政府緊縮措施的影響,個人消費增長差于預期,因此預計英國通脹率將跌至目標水平以下;邁爾斯(David Miles)周三表示,若在目前大幅升息則能夠對抗通脹,但可能需要在明年再次降息。邁爾斯表示,在目前大幅升息如果導致英鎊升值、失業率上升等經濟疲軟,有可能會在幾個月內將通脹帶回年率2%的目標水平下方。但他對這樣一個計劃是否值得持懷疑態度,英鎊的升值將導致該國出口的失衡,而經濟的疲軟也將侵蝕生產潛力。
中立派:英國央行(BOE)副行長塔克(Paul Tucker)周二表示,英國央行在是否升息的問題上進退兩難。塔克說道:“毫無疑問,通脹是個隱憂。”他認為英國央行目前面臨的不是大幅加息的問題,而是是否要很小幅度地退出過去幾年實施的經濟刺激措施;這是個微妙的平衡。
市場預期英國央行或于今年5月開啟加息大門,但部分機構認為這一預期過于激進,包括德意志銀行在內的更大機構預期英國央行更有可能在今年秋季才開始加息。
美經濟初現曙光量化寬松成“眼中釘”?
本周美聯儲官員也就量化寬松進行了一番激烈的口頭論戰,隨著美國經濟的逐漸好轉,資產購買計劃是應該繼續下去,還是劃上句號,成為困擾眾人的最大問題。
激進派:圣路易斯聯儲主席布拉德(James Bullard)表示,支持依靠美國經濟的發展,調整美聯儲(FED)現有的國債購買計劃,即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QE2)。布拉德指出,美聯儲可能通過調整該項計劃來發出信號,暗示美國經濟獲得了更為良好的表現;費城聯儲主席普羅索(Charles Plosser)表示,美國經濟正可持續復蘇,若經濟復蘇繼續增強,美聯儲可能將不得不削減其第二輪量化寬松(QE2)計劃的規模,即6,000億美元的國債購買計劃。普羅索表示,他非常認真對待美聯儲將定期檢討其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QE2)規模的承諾。并表示:“如果經濟前景繼續增強,則我將不排除改變立場并提早結束QE2。”;薩斯聯儲主席霍恩(Thomas Hoenig)周三(2月23日)表示,美國經濟正在改善,美聯儲(FED)必須預見到經濟復蘇的力度,從而避免出現經濟過熱。霍恩指出:“必須將貨幣政策與經濟復蘇相協調,從而避免政策出現偏差并引發下一輪危機。”;里奇蒙德聯儲主席萊克(Jeffrey Lacker)表示,美聯儲必須在通脹成為嚴重的問題之前,讓寬松的貨幣政策逐步結束。而且美國的經濟復蘇前景也不支持美聯儲繼續購買資產。
謹慎派:芝加哥聯儲主席埃文斯(Charles Evans)表示,美聯儲(FED)不應急于收緊貨幣政策。埃文斯表示,“盡管我對美國經濟取得的進展感到滿意,但我們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安然度過難關。”舊金山聯儲執行副主席兼研究部主管John Williams表示,就業市場的漫長復蘇過程顯示,未來一段時間內美聯儲將需要繼續為經濟發展提供支持。Williams聲稱,盡管美國經濟的前景好轉,但在通脹率維持低位及就業市場仍然低迷的情況下,未來一段時間內貨幣政策可能將保持寬松。
原油勢如破竹全球經濟心驚膽戰
受中東局勢影響,本周紐約原油期貨價格突破每桶100美元的關鍵阻力位,一度逼近120美元,而油價的飆升將帶來深層次的影響。目前關于原油價格大幅上漲將導致全球經濟復蘇進程偏離軌道的市場擔憂情緒正在增長。毫無疑問,油價的上行將帶來經濟增速動力的減弱以及更多的通脹難題,全球經濟甚至面臨滯漲的風險。
看到目前國際油價的飆升,已有投資者聯想起20世紀的三次“石油危機”,以及2008年金融危機前夕油價的強勁走勢。前三次石油危機帶來了經濟的滯漲,經濟出現較大波動甚至是出現嚴重衰退。而2008年油價的飆升則使得通脹進一步走高。目前的關鍵因素是,全球經濟剛剛從金融危機的重創中拔出泥濘的腳步,而此次油價的飆升無疑給全球經濟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各國的經濟發展將再次面臨下滑的風險。此前由于貨幣的超發世界一些國家已現通脹壓力,而目前糧食價格的走高又使得通脹再度抬頭。毫無疑問,油價走高勢必將令通脹壓力進一步加劇。而放眼全球經濟,仍然不容樂觀。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首席執行官Mohammed El-Erian表示,北非和中東地區的騷亂形勢不同于埃及和突尼斯,可能會引發全球經濟陷入短期的滯漲。El-Erian表示,尤其是利比亞、巴林、摩洛哥和也門的形勢將通過3個因素導致全球經濟陷入滯漲。這3個因素是,首先,油價上漲將增加生產成本,并起到對消費者征稅一樣的作用。其次,全世界范圍內越來越多預防性庫存的增加將加劇商品市場的壓力,從而加劇供求不平衡和巨額流動性注入所導致的沖擊。第三,這一地區對于其他國家的出口市場來說將變的更小。
下周匯市展望
摩根士丹利預計,3月底歐元/美元將位于1.3200,此前預期為1.2500,其并將匯價在今年年底時的預期從1.2000上調至1.2400;將3月底美元/日元的預期從86.00下調至84.00,并維持年底時93.00的預期不變;將3月底美元/瑞郎預期從1.0100下調至0.9500,將年底時的預期從1.0200下調至1.0000;預計3月底英鎊/美元將位于1.6100,此前預期為1.5400,其并將匯價今年底時的預期從1.5400上調至1.5900.
瑞穗實業銀行(Mizuho Corporate Bank)資深外匯交易商Yuichiro Hara表示,歐元/美元可能傾向于走高,波動區間預計為1.3700-1.3800.Harada指出,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加劇了歐元區通脹預期,令投資者猜測歐洲央行(ECB)將先于美聯儲(FED)收緊貨幣政策。他說,“由于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有關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BOE)可能加息的預期正在升溫。”
前日本財務省官員、“日元先生”神原英姿(Eisuke Sakakibara)表示,美元/日元將在年內跌至79.75,并將維持在80.00一線下方水平,因美國經濟結構性的疲軟令美元承壓。
在線外匯交易商Gain Capital 首席分析師Morio Okayasu表示,投資者在不斷買入高收益資產,因全球范圍內的經濟復蘇日趨穩定。日元套息交易正越來越受歡迎,因此投資者傾向于賣出日元。調查顯示,美元/日元將在2011年二季度觸及86.00,而且將在今年年末升至90.00.
巴伐利亞州銀行(Bayern LB)表示,瑞郎仍將持續走強,因中東政治局勢動蕩、歐債問題以及瑞士強勁的貿易盈余推升瑞郎避險買盤。該行指出,這些因素可能在2011年中期對瑞郎形成持續支持。不過,一旦這些因素對瑞郎的支持消失,瑞郎將轉而走軟并失去吸引力,因瑞士央行維持利率于低位。
MIG銀行(MIG Bank)認為,美元/加元將進一步走低。該行表示,美元/加元已打開新一輪下跌空間,下方支撐位于0.9797和0.9760,若跌破上述支撐,目標恐指向2008年低點0.9712.
全球最大電子券商之一Interactive Brokers Group駐美國康奈迪克州資深市場分析師Andrew Wilkinson表示,如果有任何跡象表明中東事件會對全球原油供給造成破壞,加元將繼續上漲。
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技術分析師Karen Jones 表示,如果英鎊/美元開始交投于1.6100一線下方,將緩解當前的上行壓力。她認為,英鎊/美元下一支撐位于1.5963,更強支撐位于55日均線1.5836.
紐約梅隆銀行(Bank of New York Mellon)的外匯策略師Simon Derrick稱,中東地區的動蕩局勢尚處在發展之中,市場仍然充滿不確定性。這對澳元不利。
除了避險情緒高企之外,本周各大央行也好戲不斷,歐洲央行(ECB)、英國央行(BOE)和美聯儲(FED)內部重要官員均就通脹與量化寬松這兩大議題展開激烈的舌槍論戰;加息與否繼續成為市場熱議的話題。
本周各貨幣對走勢: 在避險情緒主導市場的情況下,瑞郎再次榮冕“避險王”的稱號,美元/瑞郎再創紀錄新低0.9238,本周跌幅1.57%;日元同樣不容小覷,美元/日元最低下探81.61,本周跌幅1.73%;而因原油價格飆升而受益的加元也表現亮眼,美元/加元本周刷新08年3月以來低點0.9782,跌幅0.70%;歐元/美元最高上摸1.3837,漲幅0.43%;澳元/美元最高上摸1.0163,漲幅0.17%;英鎊/美元最低下探1.6031,跌幅0.82%。
近期中東和北非政治局勢動蕩,但美元表現卻相對疲軟,這對美元而言是一種警告,即其可能將失去傳統避險貨幣的地位。美元的表現表明,投資者開始對于美國的財政狀況和債務水平感到擔憂。本周美元指數最高上摸78.33,最低下探76.94,本周跌幅1.2%。
當周匯市要聞盤點
歐銀官員統一口徑加息迫在眉睫
通脹似乎已經成為近期的全球熱門詞匯,而面臨通脹的不斷上行,歐洲央行在加息與否的問題上可謂是“左右為難”;在本周有多位歐洲央行官員暗示,隨著未來幾個月經濟復蘇和進口燃料價格壓力的上升,或將支持升息。
歐洲央行(ECB)執委會委員斯塔克(Juergen Stark)稱,如果有跡象顯示通脹加速增長的趨勢得以確立,歐洲央行將快速且果斷地采取行動;同為歐洲央行理事會成員的斯馬吉(Bini Smaghi)則表示,在通脹率達到2%的上限且基準利率依然保持歷史低位的時候,歐洲央行的官員必須監測是否目前的流動性狀況依然合適;另一位歐洲央行理事歐菲尼德斯(Athanasios Orphanides)也向媒體表示,歐元區高于2%的通脹率持續的時間可能要長于此前預期,央行必須做好準備采取合適的措施保證物價穩定性;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委員默施(Yves Mersch)稱,歐洲央行下周或改變在通脹上的措辭。隨著經濟復蘇逐步走強,通貨膨脹水平超過央行規定的通脹上限2%,政策制定者們將“不可避免地”調整央行的貨幣政策立場;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委員韋爾林克(Nout Wellink)表示,不會讓歐洲最強經濟體出現過熱跡象,隨著經濟復蘇和通脹加劇,建議歐洲央行考慮升息。韋爾林克表示,考慮在未來幾個月里將利率從目前1%的水平向上調整。對他而言,升息不僅僅是為抑制通脹,隨著經濟復蘇勢頭的增強,危機政策已不合時宜。德國央行行長韋伯(Axel Weber)也直接表示,目前歐元區利率走向僅有上行一條路。
國際評級機構標普(Standard &Poor“s)本周在題為”歐洲通脹的兩難境地令經濟前景承壓的報告中表示,英國和歐元區通脹升溫給依然踉蹌而行的經濟復蘇帶來了風險,同時也令歐洲各國央行在如何反應上陷入兩難的境地。報告中表示,歐元區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和歐債危機等因素支持央行維持現行寬松的貨幣政策,繼續推行非常規措施并保持利率低位。但攀升的通脹水平、潛在增多的貨幣供給和歐元區核心國家經濟強勁增長,使得標普預計,歐洲央行最終將會實行折中措施,即在秋天開始升息,但仍會繼續推行非常規貨幣措施直至2012年。
加息還是不加息英國央行內部吵翻天
與歐洲央行官員統一口徑不同,英國央行內部對加息的分歧意見更大。英國央行本周公布的2月9-10日會議紀錄顯示,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委員們在2月會議以6:3票數維持利率在0.5%不變,委員戴爾與威爾支持加息25個基點,而森泰斯贊成加息50個基點。此外會議記錄也暗示,若經濟繼續2010年底意外下滑后顯露回升跡象,本月反對加息的部分委員也會考慮支持加息。
贊同派:威爾(Martin Weale)周一表示,目前進行小幅升息能夠避免未來較大幅度的升息,并有助于降低市場的通脹預期。威爾指出,并不認為目前升息能夠迅速地將通脹率降低至目標水平。降低通脹率需要大幅調降利率,但他不認同那樣做;森泰斯(Andrew Sentance)周四表示,推遲升息舉措過長時間將令英國央行未來失去逐步升息這一政策選項。森泰斯表示,由于英國的經濟環境未發生大的改變,因此仍舊維持其主張的升息觀點。并表示,樂見英國央行內部升息陣營隊伍擴大。
反對派:普森(Adam Posen)周二表示,該行2013年和2014年通脹預期過高。同時,如果英國央行現在升息,將不排除出現通縮的可能。普森表示,受家庭儲蓄增多和政府緊縮措施的影響,個人消費增長差于預期,因此預計英國通脹率將跌至目標水平以下;邁爾斯(David Miles)周三表示,若在目前大幅升息則能夠對抗通脹,但可能需要在明年再次降息。邁爾斯表示,在目前大幅升息如果導致英鎊升值、失業率上升等經濟疲軟,有可能會在幾個月內將通脹帶回年率2%的目標水平下方。但他對這樣一個計劃是否值得持懷疑態度,英鎊的升值將導致該國出口的失衡,而經濟的疲軟也將侵蝕生產潛力。
中立派:英國央行(BOE)副行長塔克(Paul Tucker)周二表示,英國央行在是否升息的問題上進退兩難。塔克說道:“毫無疑問,通脹是個隱憂。”他認為英國央行目前面臨的不是大幅加息的問題,而是是否要很小幅度地退出過去幾年實施的經濟刺激措施;這是個微妙的平衡。
市場預期英國央行或于今年5月開啟加息大門,但部分機構認為這一預期過于激進,包括德意志銀行在內的更大機構預期英國央行更有可能在今年秋季才開始加息。
美經濟初現曙光量化寬松成“眼中釘”?
本周美聯儲官員也就量化寬松進行了一番激烈的口頭論戰,隨著美國經濟的逐漸好轉,資產購買計劃是應該繼續下去,還是劃上句號,成為困擾眾人的最大問題。
激進派:圣路易斯聯儲主席布拉德(James Bullard)表示,支持依靠美國經濟的發展,調整美聯儲(FED)現有的國債購買計劃,即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QE2)。布拉德指出,美聯儲可能通過調整該項計劃來發出信號,暗示美國經濟獲得了更為良好的表現;費城聯儲主席普羅索(Charles Plosser)表示,美國經濟正可持續復蘇,若經濟復蘇繼續增強,美聯儲可能將不得不削減其第二輪量化寬松(QE2)計劃的規模,即6,000億美元的國債購買計劃。普羅索表示,他非常認真對待美聯儲將定期檢討其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QE2)規模的承諾。并表示:“如果經濟前景繼續增強,則我將不排除改變立場并提早結束QE2。”;薩斯聯儲主席霍恩(Thomas Hoenig)周三(2月23日)表示,美國經濟正在改善,美聯儲(FED)必須預見到經濟復蘇的力度,從而避免出現經濟過熱。霍恩指出:“必須將貨幣政策與經濟復蘇相協調,從而避免政策出現偏差并引發下一輪危機。”;里奇蒙德聯儲主席萊克(Jeffrey Lacker)表示,美聯儲必須在通脹成為嚴重的問題之前,讓寬松的貨幣政策逐步結束。而且美國的經濟復蘇前景也不支持美聯儲繼續購買資產。
謹慎派:芝加哥聯儲主席埃文斯(Charles Evans)表示,美聯儲(FED)不應急于收緊貨幣政策。埃文斯表示,“盡管我對美國經濟取得的進展感到滿意,但我們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安然度過難關。”舊金山聯儲執行副主席兼研究部主管John Williams表示,就業市場的漫長復蘇過程顯示,未來一段時間內美聯儲將需要繼續為經濟發展提供支持。Williams聲稱,盡管美國經濟的前景好轉,但在通脹率維持低位及就業市場仍然低迷的情況下,未來一段時間內貨幣政策可能將保持寬松。
原油勢如破竹全球經濟心驚膽戰
受中東局勢影響,本周紐約原油期貨價格突破每桶100美元的關鍵阻力位,一度逼近120美元,而油價的飆升將帶來深層次的影響。目前關于原油價格大幅上漲將導致全球經濟復蘇進程偏離軌道的市場擔憂情緒正在增長。毫無疑問,油價的上行將帶來經濟增速動力的減弱以及更多的通脹難題,全球經濟甚至面臨滯漲的風險。
看到目前國際油價的飆升,已有投資者聯想起20世紀的三次“石油危機”,以及2008年金融危機前夕油價的強勁走勢。前三次石油危機帶來了經濟的滯漲,經濟出現較大波動甚至是出現嚴重衰退。而2008年油價的飆升則使得通脹進一步走高。目前的關鍵因素是,全球經濟剛剛從金融危機的重創中拔出泥濘的腳步,而此次油價的飆升無疑給全球經濟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各國的經濟發展將再次面臨下滑的風險。此前由于貨幣的超發世界一些國家已現通脹壓力,而目前糧食價格的走高又使得通脹再度抬頭。毫無疑問,油價走高勢必將令通脹壓力進一步加劇。而放眼全球經濟,仍然不容樂觀。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首席執行官Mohammed El-Erian表示,北非和中東地區的騷亂形勢不同于埃及和突尼斯,可能會引發全球經濟陷入短期的滯漲。El-Erian表示,尤其是利比亞、巴林、摩洛哥和也門的形勢將通過3個因素導致全球經濟陷入滯漲。這3個因素是,首先,油價上漲將增加生產成本,并起到對消費者征稅一樣的作用。其次,全世界范圍內越來越多預防性庫存的增加將加劇商品市場的壓力,從而加劇供求不平衡和巨額流動性注入所導致的沖擊。第三,這一地區對于其他國家的出口市場來說將變的更小。
下周匯市展望
摩根士丹利預計,3月底歐元/美元將位于1.3200,此前預期為1.2500,其并將匯價在今年年底時的預期從1.2000上調至1.2400;將3月底美元/日元的預期從86.00下調至84.00,并維持年底時93.00的預期不變;將3月底美元/瑞郎預期從1.0100下調至0.9500,將年底時的預期從1.0200下調至1.0000;預計3月底英鎊/美元將位于1.6100,此前預期為1.5400,其并將匯價今年底時的預期從1.5400上調至1.5900.
瑞穗實業銀行(Mizuho Corporate Bank)資深外匯交易商Yuichiro Hara表示,歐元/美元可能傾向于走高,波動區間預計為1.3700-1.3800.Harada指出,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加劇了歐元區通脹預期,令投資者猜測歐洲央行(ECB)將先于美聯儲(FED)收緊貨幣政策。他說,“由于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有關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BOE)可能加息的預期正在升溫。”
前日本財務省官員、“日元先生”神原英姿(Eisuke Sakakibara)表示,美元/日元將在年內跌至79.75,并將維持在80.00一線下方水平,因美國經濟結構性的疲軟令美元承壓。
在線外匯交易商Gain Capital 首席分析師Morio Okayasu表示,投資者在不斷買入高收益資產,因全球范圍內的經濟復蘇日趨穩定。日元套息交易正越來越受歡迎,因此投資者傾向于賣出日元。調查顯示,美元/日元將在2011年二季度觸及86.00,而且將在今年年末升至90.00.
巴伐利亞州銀行(Bayern LB)表示,瑞郎仍將持續走強,因中東政治局勢動蕩、歐債問題以及瑞士強勁的貿易盈余推升瑞郎避險買盤。該行指出,這些因素可能在2011年中期對瑞郎形成持續支持。不過,一旦這些因素對瑞郎的支持消失,瑞郎將轉而走軟并失去吸引力,因瑞士央行維持利率于低位。
MIG銀行(MIG Bank)認為,美元/加元將進一步走低。該行表示,美元/加元已打開新一輪下跌空間,下方支撐位于0.9797和0.9760,若跌破上述支撐,目標恐指向2008年低點0.9712.
全球最大電子券商之一Interactive Brokers Group駐美國康奈迪克州資深市場分析師Andrew Wilkinson表示,如果有任何跡象表明中東事件會對全球原油供給造成破壞,加元將繼續上漲。
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技術分析師Karen Jones 表示,如果英鎊/美元開始交投于1.6100一線下方,將緩解當前的上行壓力。她認為,英鎊/美元下一支撐位于1.5963,更強支撐位于55日均線1.5836.
紐約梅隆銀行(Bank of New York Mellon)的外匯策略師Simon Derrick稱,中東地區的動蕩局勢尚處在發展之中,市場仍然充滿不確定性。這對澳元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