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討論國務院擬提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稿和審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稿。
會議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時期開局之年,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提高針對性、靈活性、有效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防止經濟出現大的波動。
對比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11年任務的定調,《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在“穩增長、調結構、防通脹”的提法之后,增加了“防止經濟出現大的波動”的新提法。
會議還指出,今年要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進一步擴大內需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等。
會議消息甫一發布,立即在海內外引發熱議。外電報道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提出,2011年要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防止經濟出現大的波動。
研究人士指出,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首次提出預警,以避免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等調控政策給經濟增長帶來的負面影響。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今年來講,引起經濟波動的核心因素,還是價格問題。”
劉元春指出,雖然穩定物價總體水平的最困難時期已經過去了,但是,不排除2011年CPI將有機會重返5%以上。同時他解釋稱,原本預計2月CPI與1月差不多,但是由于受成品油價上調,以及國際商品價格持續上漲等多種因素影響,2月CPI很可能略高于1月。
中央財大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中國經濟正承受著來自多方面的調控壓力,包括控通脹、穩物價、調結構等。在他看來,各地最近出臺的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有可能將對經濟增長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
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長王松奇則指出,2010年年中以來,CPI指數一路飆升,在11月創下28個月來的最高值5.1%。在最困難的時刻,中央各部委、各地方政府從增加供給、加快流通、穩定市場等三個關鍵環節調控,同時輔之以必要的貨幣政策手段,取得了抑制物價過快上漲的初步勝利。“但是,目前的緊迫形勢在于,今年初我國冬麥區曠日持久的旱情,將使得糧價上漲的預期重新抬頭,并將在第一季度進一步推高通脹預期。”王松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說。
會議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時期開局之年,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提高針對性、靈活性、有效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防止經濟出現大的波動。
對比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11年任務的定調,《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在“穩增長、調結構、防通脹”的提法之后,增加了“防止經濟出現大的波動”的新提法。
會議還指出,今年要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進一步擴大內需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等。
會議消息甫一發布,立即在海內外引發熱議。外電報道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提出,2011年要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防止經濟出現大的波動。
研究人士指出,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首次提出預警,以避免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等調控政策給經濟增長帶來的負面影響。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今年來講,引起經濟波動的核心因素,還是價格問題。”
劉元春指出,雖然穩定物價總體水平的最困難時期已經過去了,但是,不排除2011年CPI將有機會重返5%以上。同時他解釋稱,原本預計2月CPI與1月差不多,但是由于受成品油價上調,以及國際商品價格持續上漲等多種因素影響,2月CPI很可能略高于1月。
中央財大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中國經濟正承受著來自多方面的調控壓力,包括控通脹、穩物價、調結構等。在他看來,各地最近出臺的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有可能將對經濟增長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
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長王松奇則指出,2010年年中以來,CPI指數一路飆升,在11月創下28個月來的最高值5.1%。在最困難的時刻,中央各部委、各地方政府從增加供給、加快流通、穩定市場等三個關鍵環節調控,同時輔之以必要的貨幣政策手段,取得了抑制物價過快上漲的初步勝利。“但是,目前的緊迫形勢在于,今年初我國冬麥區曠日持久的旱情,將使得糧價上漲的預期重新抬頭,并將在第一季度進一步推高通脹預期。”王松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