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GDP10.3%的增長令人們篤信中國經濟增長無虞,相形之下,通脹壓力躍升為2011年最大的風險因素。特別是1月份以來,不僅國內農產品價格自年初以來出現反彈,而且,近期隨著美國經濟復蘇超預期,大宗商品價格也持續保持強勢,這多少加劇了未來的通脹預期,也令物價走勢成為關注焦點。
中長期看,中國將步入超過4%的高通脹階段,2011年負利率狀況還將持續。這是獲得預言獎的經濟學家在“搜狐2010最佳最囧經濟預言評選結果揭曉暨2011經濟前瞻報告會”上得出的結論。其中,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獲得“最佳經濟預言獎”;花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則摘得“最受信賴投行經濟學家獎”的榮譽。《中國經營報》記者在報告會現場就各界關心的通脹問題采訪了兩位經濟學家。
中長期CPI將在4%左右
《中國經營報》: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字顯示:去年12月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4.6%,環比上漲0.5%。這一數字雖高位回落暫時緩解擔憂,但通脹預期并未減退。今年以來,CPI就顯露反彈跡象。你如何預判斷2011全年走勢?
馬駿:我估計中長期CPI會保持3%~4%之間,其中,農產品價格會保持比較快的增長速度,在6%~7%。今年上半年CPI繼續有上行的壓力,到了下半年會有所放緩。按照官方CPI的預測,我估計到今年6月份左右,CPI可能達到5.5%,到了年底會降至3.5%。這是一個倒V形的走勢。不過,也不排除CPI會有上行風險。這個風險主要來自于農產品價格,以及通脹預期引起的貨幣流通的變化。
沈明高:我的判斷是,未來中國CPI很有可能會長期保持在4%以上,這主要是由于工資上漲帶來的制造業產品的成本提升。
《中國經營報》:2011年CPI創新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背后的推手是什么?
馬駿:CPI繼續上行的因素很多:首先,房價上漲之后,一般6~12個月會導致租金上漲;其次,原材料價格到消費品價格之間也有一個滯后的傳遞效應。比如,如果棉花價格漲100%,三五個月以后,衣服的價格會上漲,鞋的價格也會上漲。石油價格今年估計會有一倍的上漲;第三,由于預計今年CPI呈倒V走勢,因此,2011年上半年會有一個不利的基數效應。不過,到下半年,宏觀調控措施會對CPI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結構性問題導致反差
《中國經營報》:從國家公布的數據看,2010年CPI并不很高,年度上漲僅3.3%。但是人們的真實感受是物價漲得非常厲害。央行調查也顯示,居民對CPI的滿意程度降到11年來的歷史最低點。造成這種反差的原因何在?
沈明高:有幾方面的原因:第一,中國經濟從通縮到通脹,居民感受本身就會反差很大;第二,由于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有一些產品的價格漲得很高,消費這類產品的人就會覺得價格上漲得厲害,但是綜合下來,CPI總體漲幅可能并不像他感受的那么高。第三,國家統計局的CPI籃子存在一定的結構性問題:一些與食品相關的項目占比太高,與房地產、服務業相關的項目權重比較低。在美國,住房消費占整個CPI籃子的1/4。此外,還涉及到一些指標統計的問題。比如,服務業所涵蓋的內容應該包括什么?我們知道,中國的消費創新是很快的,現在年輕人的消費時尚是買iPhone,iPhone的價格并沒有統計進去到CPI中,所以有反差是正常的。只要我們把一些能夠合理化、規范化的統計方法上的問題逐步解決,反差就會逐步縮小。不過,國際市場也普遍認為中國的CPI是低估的。
馬駿:我認為有兩個原因:一個是CPI統計方法論上面的問題,比如說CPI的權重比例不合理。以CPI中的租金和虛擬租金為例,這兩項加起來只占CPI的4.7%,這個比重太低了。不僅與發達國家相比很低,而且,與發展中國家相比也太低了。第二,如果有一個綜合指數能夠既反映CPI,又反映房價的話,這個綜合指數,我估計會是11年以來最糟糕的數字,但跟老百姓的感受會更加吻合。
負利率時代還將持續
《中國經營報》:現在我們處在一個負利率的時代,CPI比利息高,這種情況會持續多長時間?
馬駿:我希望一年之內解決它。如果把負利率定義為一年期的存款利率和未來一年預期的CPI相比的話,假設2011年CPI是3.5%,現在一年期的存款利率是2.75%,如果央行再加息75個基點,負利率就差不多變成零了;但是,如果把負利率定義為比較一年期的存款利率與當期CPI對比的話,那么今年這個問題是解決不了的。而且,從政府角度說,光解決負利率是不夠的,要想恢復到歷史平均水平,央行需要在加息75個基點以后,還得再加150個基點,今年加到這么高水平的可能性不大。需要用幾年的時間,才能恢復到中長期的均衡水平。
沈明高:我們現在說的比較多的是比較一年期存款利率(2.75%)與CPI數字,我判斷今年央行將加息一百個基點,一年存款利率從現在的2.75%加到3.75%,今年全年CPI預測是4.6%,所以這里面有將近有一個百分點的負利差,負利率還會持續一陣子,甚至持續到今年年底明年上半年都有可能。如果央行明年繼續加息的話有可能終結負利率,當然這個也要取決于CPI的增速。
我發現,在過去兩次加息過程當中,央行對二年、三年、五年的存款利率上調幅度比較大,有時候上調幅度接近一個百分點。這可以看出,央行已經在有意識地拉大差別,確保中長期存款的穩定,以此穩定銀行體系的資金。這對于減少資金撤出銀行,從而避免對其他資產價格的沖擊是有很大幫助的。
中長期看,中國將步入超過4%的高通脹階段,2011年負利率狀況還將持續。這是獲得預言獎的經濟學家在“搜狐2010最佳最囧經濟預言評選結果揭曉暨2011經濟前瞻報告會”上得出的結論。其中,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獲得“最佳經濟預言獎”;花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則摘得“最受信賴投行經濟學家獎”的榮譽。《中國經營報》記者在報告會現場就各界關心的通脹問題采訪了兩位經濟學家。
中長期CPI將在4%左右
《中國經營報》: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字顯示:去年12月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4.6%,環比上漲0.5%。這一數字雖高位回落暫時緩解擔憂,但通脹預期并未減退。今年以來,CPI就顯露反彈跡象。你如何預判斷2011全年走勢?
馬駿:我估計中長期CPI會保持3%~4%之間,其中,農產品價格會保持比較快的增長速度,在6%~7%。今年上半年CPI繼續有上行的壓力,到了下半年會有所放緩。按照官方CPI的預測,我估計到今年6月份左右,CPI可能達到5.5%,到了年底會降至3.5%。這是一個倒V形的走勢。不過,也不排除CPI會有上行風險。這個風險主要來自于農產品價格,以及通脹預期引起的貨幣流通的變化。
沈明高:我的判斷是,未來中國CPI很有可能會長期保持在4%以上,這主要是由于工資上漲帶來的制造業產品的成本提升。
《中國經營報》:2011年CPI創新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背后的推手是什么?
馬駿:CPI繼續上行的因素很多:首先,房價上漲之后,一般6~12個月會導致租金上漲;其次,原材料價格到消費品價格之間也有一個滯后的傳遞效應。比如,如果棉花價格漲100%,三五個月以后,衣服的價格會上漲,鞋的價格也會上漲。石油價格今年估計會有一倍的上漲;第三,由于預計今年CPI呈倒V走勢,因此,2011年上半年會有一個不利的基數效應。不過,到下半年,宏觀調控措施會對CPI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結構性問題導致反差
《中國經營報》:從國家公布的數據看,2010年CPI并不很高,年度上漲僅3.3%。但是人們的真實感受是物價漲得非常厲害。央行調查也顯示,居民對CPI的滿意程度降到11年來的歷史最低點。造成這種反差的原因何在?
沈明高:有幾方面的原因:第一,中國經濟從通縮到通脹,居民感受本身就會反差很大;第二,由于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有一些產品的價格漲得很高,消費這類產品的人就會覺得價格上漲得厲害,但是綜合下來,CPI總體漲幅可能并不像他感受的那么高。第三,國家統計局的CPI籃子存在一定的結構性問題:一些與食品相關的項目占比太高,與房地產、服務業相關的項目權重比較低。在美國,住房消費占整個CPI籃子的1/4。此外,還涉及到一些指標統計的問題。比如,服務業所涵蓋的內容應該包括什么?我們知道,中國的消費創新是很快的,現在年輕人的消費時尚是買iPhone,iPhone的價格并沒有統計進去到CPI中,所以有反差是正常的。只要我們把一些能夠合理化、規范化的統計方法上的問題逐步解決,反差就會逐步縮小。不過,國際市場也普遍認為中國的CPI是低估的。
馬駿:我認為有兩個原因:一個是CPI統計方法論上面的問題,比如說CPI的權重比例不合理。以CPI中的租金和虛擬租金為例,這兩項加起來只占CPI的4.7%,這個比重太低了。不僅與發達國家相比很低,而且,與發展中國家相比也太低了。第二,如果有一個綜合指數能夠既反映CPI,又反映房價的話,這個綜合指數,我估計會是11年以來最糟糕的數字,但跟老百姓的感受會更加吻合。
負利率時代還將持續
《中國經營報》:現在我們處在一個負利率的時代,CPI比利息高,這種情況會持續多長時間?
馬駿:我希望一年之內解決它。如果把負利率定義為一年期的存款利率和未來一年預期的CPI相比的話,假設2011年CPI是3.5%,現在一年期的存款利率是2.75%,如果央行再加息75個基點,負利率就差不多變成零了;但是,如果把負利率定義為比較一年期的存款利率與當期CPI對比的話,那么今年這個問題是解決不了的。而且,從政府角度說,光解決負利率是不夠的,要想恢復到歷史平均水平,央行需要在加息75個基點以后,還得再加150個基點,今年加到這么高水平的可能性不大。需要用幾年的時間,才能恢復到中長期的均衡水平。
沈明高:我們現在說的比較多的是比較一年期存款利率(2.75%)與CPI數字,我判斷今年央行將加息一百個基點,一年存款利率從現在的2.75%加到3.75%,今年全年CPI預測是4.6%,所以這里面有將近有一個百分點的負利差,負利率還會持續一陣子,甚至持續到今年年底明年上半年都有可能。如果央行明年繼續加息的話有可能終結負利率,當然這個也要取決于CPI的增速。
我發現,在過去兩次加息過程當中,央行對二年、三年、五年的存款利率上調幅度比較大,有時候上調幅度接近一個百分點。這可以看出,央行已經在有意識地拉大差別,確保中長期存款的穩定,以此穩定銀行體系的資金。這對于減少資金撤出銀行,從而避免對其他資產價格的沖擊是有很大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