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跨境直投擴大,將會增加人民幣在境外的流通和沉淀,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存款及規模也將隨之增加
“我們走得太快還是太慢?”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下稱“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近日拋出了一個類哲學問題。
雖然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人民幣存款和離岸人民幣債券發行,在香港都已經走上了快車道,然而以人民幣計價的上市產品和境外人民幣基金,卻仍在尋找著合適的發展腳步。
人民幣基金投資標的不足
業內人士近日透露,人民幣QFII(即境外人民幣通過在港合格中資機構投資內地)已重新提上了日程表。目前,已有約10家資產管理公司準備在港成立人民幣基金。
但一直以來,由于人民幣QFII“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境外人民幣債基普遍面臨著投資標的不足的困境。目前,對于在內地發行的任何債券或其他證券,這些人民幣基金不能參與,須等待監管機構允許人民幣基金回投內地,并獲得香港證監會批核后方可作出相關投資。因此目前這些人民幣基金只能依靠海外人民幣投資市場,投資標的十分有限。
上述業內人士稱,不少境外人民幣基金是以私募形式向特定投資者發售,包括香港本地資產管理公司Income Partners去年12月發行私募人民幣基金,并試圖通過中金、德意志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和渣打銀行等,解決投資標的不足問題。
雖然發債成本較低,由于需要解決資金回流至內地的審批問題,香港的人民幣債券市場規模仍然較小,不足以吸納機構規模的債券流動。美林美銀全球研究部董事兼亞太區高級固定收益策略分析師Ashok Bhundia向本報記者表示,投資者都在建倉人民幣,以至于香港人民幣債券供不應求。
在機構爭購人民幣債券的現狀下,如雨后春筍般涌出的境外人民幣基金,至少在人民幣QFII獲批前的現階段,仍將面臨尋找投資標的難題。
人民幣REITs待發
機構獵尋人民幣投資產品,某境外人民幣債基經理近日向記者透露,對于媒體熱議的首只以人民幣計價的IPO——長實分拆內地旗下物業REITs(房地產信托基金),其投資團隊也在討論,主要是該REITs到底應被分類為債券還是股票,是否能將其列入人民幣定息產品的投資組合中。
李小加對此作了簡單解釋。他表示,人民幣定息產品包括房地產信托基金,比人民幣股票更易推行。傳統的股票產品對人民幣流量是否足夠敏感,而定息產品和以收益率為主的產品,則對人民幣流量依賴較小。
他相信,首只以人民幣計價的IPO必將在今年成行。同時,港交所正研究設立人民幣資金池,以克服人民幣資金流量限制,形成人民幣計價產品在港上市機制。
據李小加透露,農歷新年期間將公布更多首只人民幣IPO詳情。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也表示,今年2月銀行將提供人民幣本票以供申請新股使用。香港中央證券登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鐘絳虹也表示,以電子形式申請人民幣新股的系統測試將在2月中旬調試完畢。
各種說法都指向了今年2月,這個新年注定將不平靜。
境外人民幣流通量將增加
人民幣REITs是否及何時將通過香港證監會審批仍是未知,而可預見的是,人民幣跨境直投,在今年伊始以1號公告形式發布,對香港的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是絕對的利好。
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1月15日接受電臺訪問時指出,人民幣跨境直投(ODI)擴大,將會增加人民幣在境外的流通和沉淀,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存款及規模也將隨之增加。
匯豐銀行亞洲經濟研究聯席主管、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1月14日向本報記者表示,人民幣跨境直投是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又一重要步驟。在人民幣跨境貿易全球化的基礎上,人民幣跨境直投和跨境貿易可相互促進,為境外的人民幣循環提供了新供給渠道,有利于境外人民幣流通規模的擴大。
他認為,保持目前的趨勢,3~5年內中國與新興市場國家貿易額的三分之一將以人民幣結算。這意味著每年將有近2萬億美元的貿易以人民幣結算,而人民幣也將由此成為全球三大貿易貨幣之一。
匯豐銀行大中華區經濟學家郭浩莊認為,香港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作用,并非所有人民幣資金的最終停靠站,而是中國對更廣泛的人民幣國際化博弈計劃中的關鍵中轉站。
她認為,長期目標是讓境外的人民幣持有人有能力并有意愿,持有人民幣資金并投資在境內外市場,而不是積累在境內外任何一方,形成在岸和離岸人民幣的回路并維持其流動是關鍵。
“我們走得太快還是太慢?”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下稱“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近日拋出了一個類哲學問題。
雖然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人民幣存款和離岸人民幣債券發行,在香港都已經走上了快車道,然而以人民幣計價的上市產品和境外人民幣基金,卻仍在尋找著合適的發展腳步。
人民幣基金投資標的不足
業內人士近日透露,人民幣QFII(即境外人民幣通過在港合格中資機構投資內地)已重新提上了日程表。目前,已有約10家資產管理公司準備在港成立人民幣基金。
但一直以來,由于人民幣QFII“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境外人民幣債基普遍面臨著投資標的不足的困境。目前,對于在內地發行的任何債券或其他證券,這些人民幣基金不能參與,須等待監管機構允許人民幣基金回投內地,并獲得香港證監會批核后方可作出相關投資。因此目前這些人民幣基金只能依靠海外人民幣投資市場,投資標的十分有限。
上述業內人士稱,不少境外人民幣基金是以私募形式向特定投資者發售,包括香港本地資產管理公司Income Partners去年12月發行私募人民幣基金,并試圖通過中金、德意志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和渣打銀行等,解決投資標的不足問題。
雖然發債成本較低,由于需要解決資金回流至內地的審批問題,香港的人民幣債券市場規模仍然較小,不足以吸納機構規模的債券流動。美林美銀全球研究部董事兼亞太區高級固定收益策略分析師Ashok Bhundia向本報記者表示,投資者都在建倉人民幣,以至于香港人民幣債券供不應求。
在機構爭購人民幣債券的現狀下,如雨后春筍般涌出的境外人民幣基金,至少在人民幣QFII獲批前的現階段,仍將面臨尋找投資標的難題。
人民幣REITs待發
機構獵尋人民幣投資產品,某境外人民幣債基經理近日向記者透露,對于媒體熱議的首只以人民幣計價的IPO——長實分拆內地旗下物業REITs(房地產信托基金),其投資團隊也在討論,主要是該REITs到底應被分類為債券還是股票,是否能將其列入人民幣定息產品的投資組合中。
李小加對此作了簡單解釋。他表示,人民幣定息產品包括房地產信托基金,比人民幣股票更易推行。傳統的股票產品對人民幣流量是否足夠敏感,而定息產品和以收益率為主的產品,則對人民幣流量依賴較小。
他相信,首只以人民幣計價的IPO必將在今年成行。同時,港交所正研究設立人民幣資金池,以克服人民幣資金流量限制,形成人民幣計價產品在港上市機制。
據李小加透露,農歷新年期間將公布更多首只人民幣IPO詳情。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也表示,今年2月銀行將提供人民幣本票以供申請新股使用。香港中央證券登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鐘絳虹也表示,以電子形式申請人民幣新股的系統測試將在2月中旬調試完畢。
各種說法都指向了今年2月,這個新年注定將不平靜。
境外人民幣流通量將增加
人民幣REITs是否及何時將通過香港證監會審批仍是未知,而可預見的是,人民幣跨境直投,在今年伊始以1號公告形式發布,對香港的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是絕對的利好。
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1月15日接受電臺訪問時指出,人民幣跨境直投(ODI)擴大,將會增加人民幣在境外的流通和沉淀,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存款及規模也將隨之增加。
匯豐銀行亞洲經濟研究聯席主管、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1月14日向本報記者表示,人民幣跨境直投是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又一重要步驟。在人民幣跨境貿易全球化的基礎上,人民幣跨境直投和跨境貿易可相互促進,為境外的人民幣循環提供了新供給渠道,有利于境外人民幣流通規模的擴大。
他認為,保持目前的趨勢,3~5年內中國與新興市場國家貿易額的三分之一將以人民幣結算。這意味著每年將有近2萬億美元的貿易以人民幣結算,而人民幣也將由此成為全球三大貿易貨幣之一。
匯豐銀行大中華區經濟學家郭浩莊認為,香港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作用,并非所有人民幣資金的最終停靠站,而是中國對更廣泛的人民幣國際化博弈計劃中的關鍵中轉站。
她認為,長期目標是讓境外的人民幣持有人有能力并有意愿,持有人民幣資金并投資在境內外市場,而不是積累在境內外任何一方,形成在岸和離岸人民幣的回路并維持其流動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