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對世界汽車市場格局的影響逐漸清晰起來,傳統汽車市場與新興市場的消費力此消彼長,它直接導致跨國汽車制造商對新興市場的戰略調整。這不僅體現在產品層面,同時在投資方面有新的表現。豐田、大眾等跨國汽車制造商是其中的典型。
美國、德國、日本等傳統的大型汽車市場銷量仍沒有恢復到金融海嘯之前的水平,而以中國、巴西、印度、俄羅斯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則保持了相對較高的增長率。在這些市場中,各整車制造商的銷量大幅上升,同時這些國家涌現出了大型的本土汽車制造商。
在這種變化中,以中國表現得最為突出。截止到2010年12月28日,已經有兩家整車制造商的年銷量超過100萬輛。2010年全年,中國本土的汽車銷量將在1800萬輛左右,毫無爭議的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它帶來的是整車制造商對規模生產的追逐。
按照現在的發展趨勢,2011年新興市場的潛力會進一步釋放,跨國汽車制造商會繼續加大在這些市場中的投資。在新興市場的力量對決,將決定跨國汽車制造商在世界汽車市場中的位置。嚴格意義上講,這是金融海嘯之前就已呈現出來的趨勢的延續,在金融災難來臨后,它被打斷了。現在市場的發展趨勢證明,新興市場正逐步的走出金融海嘯帶來的災難。
其中,俄羅斯市場是比較典型的個案。在金融海嘯之前,它看作是超過德國汽車市場的新興力量,但在金融海嘯中,俄羅斯市場遭遇重創,整個市場的下降幅度超過50%。俄羅斯最大的汽車制造商AvtoVAZ不得不尋求俄羅斯政府的幫助,通過出售股份予雷諾日產聯盟,擺脫困境。2010年11月份,俄羅斯汽車市場的銷量有大幅提升。俄羅斯政府有關方面認為,這是汽車產業復蘇的開始。
重新審視新興市場的力量,將成為2011年的顯性議題。
印度:200萬之小
引導并扶持發展小型汽車是印度政府為其汽車產業制定的計劃,至少到2016年之前,印度汽車都將在小型車的發展上傾注力量。所以,無論是印度本土的汽車制造商還是跨國汽車制造商,都對小型車的研發與生產加大了投入。
印度對小型車的追逐以塔塔汽車推出的Nano為標志,這款號稱是世界上最便宜的汽車,推出后在世界汽車市場引發了極大的爭議。廉價與利潤的平衡被置于相當的高度。由于塔塔Nano的部分車型出現自燃現象,這使得其銷售一落千丈。2010年11月,其銷量下降到歷史最低點。為擺脫困局,塔塔汽車不得不展開廣泛的促銷。但要想讓印度的消費者重拾消費信心,塔塔與Nano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不過,塔塔的遭遇并沒有阻擋其他整車制造商加快在印度投放小型車的步伐。2010年12月1日,豐田汽車針對印度市場推出的Etios系列車型,在兩周之內獲得了1.2萬份訂單。豐田印度公司計劃在2011年銷售7.5萬輛Etios。按照豐田汽車的計劃,在印度之后,Etios系列車型將被引進中國、巴西、阿根廷等市場。
豐田汽車的舉動讓印度汽車市場的競爭進一步加劇。作為印度汽車市場最大的乘用車生產商,鈴木的合資公司馬魯蒂預計其在2011年的產量將在現在的基礎上增長33%。而在2010年9月份時,馬魯蒂認為其在2011年的銷量在120萬輛左右。預期銷量的大幅提升與各整車制造商的舉動不無關系。
豐田汽車推出的Etios系列車型的最大競爭對手便是馬魯蒂生產的雨燕、奧拓系列產品。豐田汽車印度公司的高管也毫不回避這樣的競爭事實。現代汽車在印度生產的i10系列車型也在不斷的蠶食鈴木的份額。此外,日產、雷諾、通用、馬自達、本田、大眾等跨國汽車制造商都已經拿出了針對印度小型車市場的產品。
即便車型相對集中,但印度汽車市場的增長潛力仍在吸引著跨國汽車制造商。馬魯蒂汽車公司的高管稱,在2014~2015年,其在印度的產量將會達到200萬輛。這是印度汽車市場第一個提出如此銷量規模的整車制造商。
在中國本土的整車制造商中,尚沒有出現如馬魯蒂一樣的生產工廠。中國憑借的是比印度更加龐大的汽車消費市場,確立了在世界市場中的位置。
巴西:超越德國
在金融海嘯波及到歐洲市場后,西歐汽車市場一直處于下滑狀態。德國作為西歐的第一大汽車市場,也一直處于波動之中。在德國政府的政策刺激下,汽車消費有所改善,但沒有持續太久。據VDA分析,2010年德國汽車市場的新車銷量為292萬輛,2011年為310萬輛。雖然德國汽車出現了復蘇的跡象,但其增長的幅度還是很有限。
如此,德國把世界第四大汽車市場的位置讓出了。2010年12月21日,巴西汽車制造商協會的統計表明,本年度巴西汽車的銷量將在2009年的基礎上增長9.8%至345萬輛。巴西成為繼中國、美國、日本之后的第四大汽車市場。
在巴西市場上,大約有17個品牌的汽車在銷售。歐洲的汽車制造商在這里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巴西汽車制造商組織統計,菲亞特為最大的市場占有者,其市場份額為23.2%。大眾汽車占有22.73%的份額,通用汽車占有21.18%的份額。
這樣的消費力使得巴西成為跨國汽車制造商爭奪的熱點。自1976年開始進入巴西后,菲亞特汽車進行了其最大規模的投資。2010年12月14日,菲亞特汽車計劃在巴西投入18億美元建立新的生產工廠,2014年新工廠投產后,其年產能將達到20萬輛。屆時,菲亞特汽車希望其在巴西地區的銷量也能以百萬輛計。
新市場空間的出現,也使得巴西的汽車進口量增大。依目前的態勢,巴西的汽車進口約有50%來自阿根廷,22%來自韓國和中國;10%來自墨西哥,6.5%來自美國和墨西哥。巴西汽車制造商組織認為,巴西汽車消費市場的擴大,對進口車的需求量還將進一步增大。
于中國本土的汽車制造商而言,通過出口提升品牌影響力是不錯的選擇,而且這也是中國汽車接觸世界汽車不可缺少的手段。在巴西汽車制造商組織看來,奇瑞汽車在當地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不過,與中國汽車在世界市場的位置相比,中國汽車在巴西應該有更大的市場空間。
新興市場會在世界汽車的格局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低廉的制造成本使得他們成為跨國汽車制造商的重要生產基地,中國汽車已經成為代表。如何從汽車制造大國轉型,將成為中國汽車無法回避的選擇。
美國、德國、日本等傳統的大型汽車市場銷量仍沒有恢復到金融海嘯之前的水平,而以中國、巴西、印度、俄羅斯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則保持了相對較高的增長率。在這些市場中,各整車制造商的銷量大幅上升,同時這些國家涌現出了大型的本土汽車制造商。
在這種變化中,以中國表現得最為突出。截止到2010年12月28日,已經有兩家整車制造商的年銷量超過100萬輛。2010年全年,中國本土的汽車銷量將在1800萬輛左右,毫無爭議的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它帶來的是整車制造商對規模生產的追逐。
按照現在的發展趨勢,2011年新興市場的潛力會進一步釋放,跨國汽車制造商會繼續加大在這些市場中的投資。在新興市場的力量對決,將決定跨國汽車制造商在世界汽車市場中的位置。嚴格意義上講,這是金融海嘯之前就已呈現出來的趨勢的延續,在金融災難來臨后,它被打斷了。現在市場的發展趨勢證明,新興市場正逐步的走出金融海嘯帶來的災難。
其中,俄羅斯市場是比較典型的個案。在金融海嘯之前,它看作是超過德國汽車市場的新興力量,但在金融海嘯中,俄羅斯市場遭遇重創,整個市場的下降幅度超過50%。俄羅斯最大的汽車制造商AvtoVAZ不得不尋求俄羅斯政府的幫助,通過出售股份予雷諾日產聯盟,擺脫困境。2010年11月份,俄羅斯汽車市場的銷量有大幅提升。俄羅斯政府有關方面認為,這是汽車產業復蘇的開始。
重新審視新興市場的力量,將成為2011年的顯性議題。
印度:200萬之小
引導并扶持發展小型汽車是印度政府為其汽車產業制定的計劃,至少到2016年之前,印度汽車都將在小型車的發展上傾注力量。所以,無論是印度本土的汽車制造商還是跨國汽車制造商,都對小型車的研發與生產加大了投入。
印度對小型車的追逐以塔塔汽車推出的Nano為標志,這款號稱是世界上最便宜的汽車,推出后在世界汽車市場引發了極大的爭議。廉價與利潤的平衡被置于相當的高度。由于塔塔Nano的部分車型出現自燃現象,這使得其銷售一落千丈。2010年11月,其銷量下降到歷史最低點。為擺脫困局,塔塔汽車不得不展開廣泛的促銷。但要想讓印度的消費者重拾消費信心,塔塔與Nano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不過,塔塔的遭遇并沒有阻擋其他整車制造商加快在印度投放小型車的步伐。2010年12月1日,豐田汽車針對印度市場推出的Etios系列車型,在兩周之內獲得了1.2萬份訂單。豐田印度公司計劃在2011年銷售7.5萬輛Etios。按照豐田汽車的計劃,在印度之后,Etios系列車型將被引進中國、巴西、阿根廷等市場。
豐田汽車的舉動讓印度汽車市場的競爭進一步加劇。作為印度汽車市場最大的乘用車生產商,鈴木的合資公司馬魯蒂預計其在2011年的產量將在現在的基礎上增長33%。而在2010年9月份時,馬魯蒂認為其在2011年的銷量在120萬輛左右。預期銷量的大幅提升與各整車制造商的舉動不無關系。
豐田汽車推出的Etios系列車型的最大競爭對手便是馬魯蒂生產的雨燕、奧拓系列產品。豐田汽車印度公司的高管也毫不回避這樣的競爭事實。現代汽車在印度生產的i10系列車型也在不斷的蠶食鈴木的份額。此外,日產、雷諾、通用、馬自達、本田、大眾等跨國汽車制造商都已經拿出了針對印度小型車市場的產品。
即便車型相對集中,但印度汽車市場的增長潛力仍在吸引著跨國汽車制造商。馬魯蒂汽車公司的高管稱,在2014~2015年,其在印度的產量將會達到200萬輛。這是印度汽車市場第一個提出如此銷量規模的整車制造商。
在中國本土的整車制造商中,尚沒有出現如馬魯蒂一樣的生產工廠。中國憑借的是比印度更加龐大的汽車消費市場,確立了在世界市場中的位置。
巴西:超越德國
在金融海嘯波及到歐洲市場后,西歐汽車市場一直處于下滑狀態。德國作為西歐的第一大汽車市場,也一直處于波動之中。在德國政府的政策刺激下,汽車消費有所改善,但沒有持續太久。據VDA分析,2010年德國汽車市場的新車銷量為292萬輛,2011年為310萬輛。雖然德國汽車出現了復蘇的跡象,但其增長的幅度還是很有限。
如此,德國把世界第四大汽車市場的位置讓出了。2010年12月21日,巴西汽車制造商協會的統計表明,本年度巴西汽車的銷量將在2009年的基礎上增長9.8%至345萬輛。巴西成為繼中國、美國、日本之后的第四大汽車市場。
在巴西市場上,大約有17個品牌的汽車在銷售。歐洲的汽車制造商在這里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巴西汽車制造商組織統計,菲亞特為最大的市場占有者,其市場份額為23.2%。大眾汽車占有22.73%的份額,通用汽車占有21.18%的份額。
這樣的消費力使得巴西成為跨國汽車制造商爭奪的熱點。自1976年開始進入巴西后,菲亞特汽車進行了其最大規模的投資。2010年12月14日,菲亞特汽車計劃在巴西投入18億美元建立新的生產工廠,2014年新工廠投產后,其年產能將達到20萬輛。屆時,菲亞特汽車希望其在巴西地區的銷量也能以百萬輛計。
新市場空間的出現,也使得巴西的汽車進口量增大。依目前的態勢,巴西的汽車進口約有50%來自阿根廷,22%來自韓國和中國;10%來自墨西哥,6.5%來自美國和墨西哥。巴西汽車制造商組織認為,巴西汽車消費市場的擴大,對進口車的需求量還將進一步增大。
于中國本土的汽車制造商而言,通過出口提升品牌影響力是不錯的選擇,而且這也是中國汽車接觸世界汽車不可缺少的手段。在巴西汽車制造商組織看來,奇瑞汽車在當地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不過,與中國汽車在世界市場的位置相比,中國汽車在巴西應該有更大的市場空間。
新興市場會在世界汽車的格局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低廉的制造成本使得他們成為跨國汽車制造商的重要生產基地,中國汽車已經成為代表。如何從汽車制造大國轉型,將成為中國汽車無法回避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