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計劃至少在2014年之前繼續減少天然橡膠產量,借此穩定天然橡膠價格,消除國際金融危機對該國天然橡膠業的影響。但2010年該國的天然橡膠出口量卻有望增加。
《雅加達環球報》2009年12月29日引用印尼橡膠業協會主席阿斯里爾(Asril Sutan Amir)的話說,由于世界三大橡膠生產國印尼、泰國和馬來西亞2008年達成了減產漲價的協議,目前,印尼、泰國和馬來西亞的很多農民都在利用減產的機會更新橡膠林,砍去老樹,種植新的橡膠樹。2009年,三國共更新橡膠林達169,000公頃。這一橡膠林更新工作很可能會持續到2014年,三國的橡膠產量將因此而每年減少215,000噸。
天然橡膠出產國協會(ANRPC)2009年11月30日表示,由于異常的大雨造成洪災,全球第二大的天然橡膠生產國--印尼2009年天然橡膠產量預計下滑5.7%,為259萬噸,低于2008年的275萬噸。
阿斯里爾表示,由于預期全球汽車制造業,尤其是中國和美國的汽車制造業不會在2014年前復蘇,因此印尼的天然橡膠業至少在這之前都將繼續減產。
印尼農業部種植司司長阿瑪德(Achmad Mangga Barani)同時也表示,印尼政府已經決定不會在輪胎價格穩定之前擴大橡膠樹的種植面積。
印尼政府更借機設法提高該國橡膠的質量。2009年11月,印尼貿易部官員阿里夫(Arief Adang)說,印尼政府和相關行業已達成協議,給該國市場上的橡膠產品制定更高的質量標準,其主要內容是降低產品中雜質的含量。他說,印尼在制定新橡膠質量標準,尤其是雜質含量標準時,可能會參考其他國家的相應標準,而此舉將提高印尼產品的競爭力。
在降低產量的同時,印尼政府也在設法提高天然橡膠需求,尤其是提高國內市場對該國天然橡膠的消費量。目前,該國每年僅消費其天然橡膠產量的15%,遠少于馬來西亞的40%。阿斯里爾透露,為增加消費量,印尼政府計劃采取有效措施保護該國的輪胎制造業等橡膠業下游產業,尤其是要減少中國-東盟自貿區對這些產業的負面影響。他說,中國制的輪胎賣95美元,印尼產的要賣到127美元,如果沒有政府的幫助,印尼的輪胎產業很難與中國同行競爭。
另一方面,阿瑪德7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盡管在2014年前持續減產的趨勢不會變化,但他認為2010年印尼的天然橡膠出口量有可能隨國際市場需求增加而增加。
印尼中央統計署2009年11月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國橡膠和橡膠制品出口額從2008年的5.326億美元減少到了2009年的4.629億美元。而天然橡膠生產國協會則預測,2009年印尼的天然橡膠出口量同比減少了8.4%,達210萬噸;而2010年印尼的天然橡膠出口量有望達到23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