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近年來全球各大市場(尤其是中國和歐洲市場)的純電動車銷量出現顯著波動,但日本純電市場始終保持穩定,純電動車銷量沒有經歷暴漲或暴跌。
2023年,日本純電乘用車銷量增長50%達8.9萬輛,在其乘用車總銷量中的占比為2.2%。盡管這樣的銷量規模與日本乘用車市場的整體規模相比依然較小,在乘用車總銷量中的占比始終保持在1-2%左右,但自2018年以來日本的純電動車銷量一直在逐漸增長中,當年的純電動車銷量僅為2.7萬輛,在乘用車總銷量中的占比為0.6%。
日本2022-23年的純電動車銷量增長可主要歸因于新款微型純電動車(即日產Sakura和三菱eK X EV)的上市。
然而,某些因素阻礙了日本消費者購買純電動車,其中的三大關鍵因素是車輛售價高、對于電池耐久性的擔憂以及里程焦慮。
由于微型純電動車能夠緩和上述劣勢,因此其銷量在過去兩年中實現增長。微型車的典型用途之一是市內日常通勤。這類車輛不是為長途旅行設計的,而是為滿足通勤、上學和日常購物等代步需求打造的。微型純電動車可以十分便捷地滿足上述出行需求。如果用戶選擇晚間在家為車輛充電,那么就無需再駕車前往公共充電站充電。
不過,在上述純電微型車上市兩年后,其銷量開始趨于穩定。由于意識到了純電微型車在日本市場的潛力,日系車企計劃推出新車型,并從純電輕型商用車入手。這些新車型原計劃于今年年初上市,但由于需要額外的準備時間,上市時間被推遲了數月。值得注意的是,大發在今年年初因車輛測試違規問題而面臨了種種挑戰,制約了該車企分配足夠資源來開發純電微型車等新車型的能力。
未來幾年內,日本的純電動車銷量或將維持緩慢增長的趨勢。與此同時,混動車的熱度始終不減,燃料電池車的銷量也有望逐步增長。LMC Automotive認為要到許多年后才能確定何種驅動類型的車輛會主導日本汽車市場。
2024年4月,日本汽車工業協會(JAMA)發布了日本乘用車市場消費者調查報告。JAMA每年會開展兩次調查,最近的一份調查報告于2022年發布。調查結果證實了上文提及的日本純電市場銷量趨勢。
對于購車者的購買意圖,此次調查向當前的有車一族提出了以下問題:在下次購買新車時,哪種驅動類型的車輛為成為你的首選?
盡管純電轉型趨勢導致混動車的選擇占比逐步下降,但在受訪者中仍有50%的人選擇了混動車,這表明混動車的市場熱度依然保持在高位。選擇純電動車的受訪者人數位居混動車之后,但其占比實現小幅增長,從2021年的30%增至本次調查的32%。除了混動車和純電動車之外,選擇插電混動車、清潔柴油車和燃料電池車/氫能車輛的受訪者人數占比分別為11%、5%和3%,與上一次調查相比沒有變化。
在加大對純電領域投資力度的同時,豐田和本田也在持續投資開發燃料電池車。截至目前,豐田已經推出了Mirai和Crown兩款燃料電池車,而本田也于2024年7月在日本推出了CR-V e:FCEV燃料電池車,該車正以進口方式從美國引入日本市場。
2024年9月,豐田和寶馬宣布計劃就下一代燃料電池系統的開發加強合作。作為合作的第一步,雙方計劃于2028年推出寶馬旗下首款量產燃料電池車。
除日本外,有報道顯示中國也在投資開發氫能和燃料電池車領域,目前純電動車已在中國占據了顯著的市場份額。
在日本純電市場緩慢增長的同時,該國的燃料電池車和氫能車輛也有可能提升其市占率。因此,就日本市場而言,目前斷定何種驅動類型的車輛將在未來成為主流為時尚早,不過從當前趨勢來看,純電動車的市占率最終會實現提升。
如上文所述,日本純電市場要提升銷量增速依然存在不少丞待克服的障礙。此外,相關媒體的報道表明,日本市場或將在管理層面面臨電力潛在短缺的焦慮。如果純電動車銷量迅速增長,獲取純電動車供電所需的足夠電力可能會成為一大挑戰。
日本還面臨著一個特殊情況。在2011年發生強震以及后續的核電站危機后,日本國內所有的核電站均被暫停運行。雖然部分核電站在過去13年間恢復了運行,但2023年日本核電機組的設備使用率僅為29%,當前日本國內的大部分電力供應仍依賴于化石燃料發電廠。然而,由于油價不斷上漲,化石燃料發電廠的經濟效益持續受到不利影響。
如果上述不利因素能得到妥善解決,日本的純電動車銷量或將迅速增長。
該機構最后提出了一個略顯主觀的看法,即日本市場的消費者對于純電動車并不十分熱衷,這與首批量產混動車(如本田Insight和豐田Prius)在2009-10年左右上市后迅速走紅日本市場并被消費者極力追捧的場景形成了強烈反差。
基于上述觀點,該機構依然認為日本的純電動車銷量最終將會實現增長,但短期內增速不會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