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LMC Automotive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3年1月全球輕型車銷量同比降8%至600萬輛;經季節調整年化銷量為8300萬輛,基本與上月持平。全球供應限制仍是影響1月全球銷量的關鍵因素,此外有關國家車輛購置稅政策的變化也導致市場扭曲,影響了1月的銷量表現。
由于受到國內新冠感染病例激增以及乘用車購置稅減免政策取消的影響,中國市場開年表現低迷,1月銷量同比下降33%。北美和西歐市場的1月銷量均實現同比正增長,但鑒于2022年同期基數較低,這樣的結果并不具備很高的參考價值。東歐市場銷量則繼續維持同比負增長走勢。各市場表現如下:
-- 北美 --
與去年低迷的開年表現相比,今年美國一改頹勢,1月的輕型車銷量同比增長6.1%達110萬輛。盡管經季節調整年化銷量由去年12月的1,350萬輛/年上升至1,600萬輛/年,但鑒于近幾年的季節性表現受到擾亂,這樣的增長并不具備很高的參考價值。每日銷售速率可以更準確的反映美國輕型車市場的現狀,1月的每日銷售速率從去年12月的4.8萬輛/天降至4.3萬輛/天。不過,1月的新車平均成交價環比下降1.2%至46,771美元,但同比仍增長了4.9%。
1月加拿大輕型車銷量同比增長1.6%達9.6萬輛,經季節調整年化銷量由去年12月的150萬輛/年升至180萬輛/年。盡管1月銷量表現強勢,但當前銷量可能仍受到有限庫存水平的掣肘。1月墨西哥銷量同比增長20%達9.4萬輛,經季節調整年化銷量也由去年12月的110萬輛/年升至120萬輛/年,達到2020年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 歐洲 --
1月,西歐輕型車經季節調整年化銷量從去年12月的1,470萬輛/年降至1,240萬輛/年。2022年底的經季節調整年化銷量實現改善,部分原因在于法規變化帶來了銷量超前效應。從月銷量來看,1月銷量同比增長9%達93萬輛,不過這一增幅是在去年同期低迷表現的基礎上實現的。
1月,東歐輕型車經季節調整年化銷量從去年12月的300萬輛/年小幅升至340萬輛/年。俄烏沖突仍然制約著東歐的輕型車銷量表現,導致1月銷量同比下降19%至20萬輛。其中俄羅斯當月銷量同比下降近62%,是導致該地區月銷量下降的主要因素。
-- 中國 --
中國市場開年表現低迷。先行數據顯示,1月中國的經季節調整年化銷量為2,410萬輛/年,在去年12月的疲軟表現基礎上又下降了1%。同比來看,1月銷量(指批發銷量)暴跌了33%。銷量增速放緩的原因在于全國新冠感染病例的激增以及乘用車購置稅減免政策的取消。中國政府實施的燃油乘用車購置稅減免政策以及實施了10年之久的新能源車補貼政策均已于去年12月到期。此外,2023年春節的時間點(今年的春節假期始于1月21日,而去年為1月31日)也是導致1月銷量同比數據失真的原因。
乘聯會數據顯示,1月中國新能源車銷量約占乘用車零售銷量的26%。新能源車銷量依然領先于燃油車銷量,中國本土車企在新能源車領域的銷量表現相對好于外國車企。隨著疫情形勢趨穩且經濟迅速回歸常態,中國新能源車銷量有望在2023年實現增長。
-- 其他亞洲地區 --
日本市場開年表現良好,1月的經季節調整年化銷量為490萬輛/年,達到2021年4月以來的最高點。與2022年同期的低迷表現相比,1月日本銷量同比增長了17%,而供應鏈瓶頸問題的緩解也助力銷量表現持續改善。由于所需的芯片數量少于大型車,微型車銷量(約占日本輕型車總銷量的40%)的復蘇速度一直快于其他類別的輕型車。不過,日本市場供不應求的局面仍未改觀。
韓國市場的開年表現喜憂參半。由于乘用車個人消費稅臨時減免政策被延期,且自2023年1月1日起不再強制要求小型乘用車消費者購買公債(即韓國的一種稅款),1月韓國的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了9%,其中現代的全新三廂車Grandeur領跑乘用車銷量榜,該車的銷量同比增長了406%。相比之下,為等待韓國政府最終敲定針對純電輕型商用車的補貼計劃,許多消費者推遲了購車決定,1月韓國的輕型商用車銷量同比下降了22%。
-- 南美 --
1月,巴西輕型車銷量同比增長11.3%達13萬輛,為2016年以來第二低的1月銷量數據。1月的經季節調整年化銷量降至170萬輛/年,為2022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這或許表明不斷上升的車輛成本已開始對需求產生負面影響。盡管2022年以來巴西的輕型車庫存水平有所改善,但去年12月至今年1月該國經銷商的庫存量確有下降。
1月,阿根廷輕型車銷量預計同比增長15.4%達4.77萬輛,當月的經季節調整年化銷量降至37.4萬輛/年。2022年底該國的經季節調整年化銷量大幅增長,1月數據雖有所放緩,但仍是2016年以來的同月最高水平。盡管阿根廷的通脹率接近100%,但該國銷量仍呈現增勢。
更多歷史詳細數據請參閱“QinRex數據決策系統-數據統計”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