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第一商用車網初步掌握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我國重卡市場大約銷售7.7萬輛,環比今年2月上漲30%,比上年同期的23萬輛下降67%,凈減少15.3萬輛,這是自2017年以來的3月份重卡市場銷量最低點,僅略高于2016年3月份的7.5萬輛。今年3月份也是重卡市場自去年5月份以來的連續第十一個月下降。
3月份過后,2022年一季度的重卡市場累計實現銷售23.2萬輛,比上年同期的53.16萬輛下降56%,減少了近30萬輛之多。
分析認為,造成3月份重卡市場同比大幅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四方面。首先就是疫情。3月份,各地新冠疫情反彈,吉林、上海等地更是疫情的重災區,即使到3月底,疫情也沒有得到較大緩解。這也就是說,整個3月份,全國各地都把重心和資源投入到疫情防控、疫情防治上,這既影響了人員和物資運輸的流動,也延緩了各地復工復產和基建投資項目啟動的速度,還抑制了終端用戶購置新車的需求。物流,首先要運輸人員和運輸物資“流動起來”才行,充分流動起來才會產生新的購車需求。但在3月份這種環境下,這種充分的流動顯然不現實。
其次,公路運輸市場上車多貨少、運費低迷、新車保有量高、貨源不足等現象依然存在,3月份整體經濟環境和政策環境的變化更是讓很多制造企業或主動限產(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導致企業主動減產),或被動限產甚至停產(當地疫情防控政策的加嚴)。制造業“輸出”的貨源進一步減少,導致很多物流企業和物流人都無貨可拉,或者是貨運量大幅減少。
第三,3月份也有不少重卡制造企業以及相關的零部件企業受到當地疫情的影響和疫情防控政策的限制,產能一段時間內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企業“供給端”的下降,意味著重卡廠家的生產無法完全滿足經銷商和用戶的購車需求,因而也導致了當月市場銷量的下降。
第四,上年同期基數過高,客觀上導致3月份的同比數據比較“難看”。根據中汽協會的官方數據,由于受到市場持續火爆的刺激,加上對國六切換導致國五提前購買的積極預期,2021年3月的重卡銷量是全國乃至全球重卡月銷量的歷史最高點,銷量達到23萬輛之多!23萬輛,是歐盟和北美各自一年重卡銷量的80%左右——歐美接近一年的重卡銷售量,我們用1個月就完成了。如此之高乃至于創造全球紀錄的同期銷量基數,今年3月份重卡市場不可能不出現大幅下滑。
另外要提及的一點是,雖然很多地方今年1月份和2月份都陸續公布了新的基建工程項目,但這些基建工程項目的實質性開工需要時間,更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傳導到重卡市場上的速度不會這么快;而且,3月份疫情情況相對比較嚴重,抗疫和防疫是各地政府的頭等大事,其他工作都要往后排,這同樣會導致基建工程開工旺季的延后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