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3月18日起將與馬來西亞相互實施RCEP協定稅率
據財政部消息,近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保管機構東盟秘書處發布通知,馬來西亞已向東盟秘書長正式交存核準書。根據協定規定,RCEP將于2022年3月18日起對馬來西亞開始生效實施。為嚴格履行協定承諾,積極推動RCEP全面生效實施,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自2022年3月18日起,對原產于馬來西亞的部分進口貨物實施RCEP東盟成員國所適用的第一年稅率。根據協定規定,后續年度稅率自該年1月1日起實施。至此,RCEP的15個簽署方中生效成員數量將達到12個,僅剩余印度尼西亞、緬甸、菲律賓等3個東盟成員國尚未生效。
2、世貿組織:全球貨物貿易增長勢頭減弱
世界貿易組織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繼2021年貨物貿易量強勁反彈之后,2022年年初全球貨物貿易額增長勢頭減弱。 世貿組織發布的最新一期《貨物貿易晴雨表》顯示,全球貨物貿易景氣指數低于基準點100,為98.7,比去年11月的讀數99.5略有下降。但該指數也顯示出觸底跡象,表明未來貨物貿易增長有可能高于預期。
3、歐盟理事會正式通過一系列對俄制裁措施
當地時間23日,歐盟理事會正式通過一系列針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將對俄國家杜馬351名議員以及多名“高級別”的個人和實體實施制裁,措施包括資產凍結和旅行禁令等。歐盟理事會發布公告說,當天的決定還將特別禁止來自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的貨物進口,限制特定經濟領域的貿易和投資,并禁止歐盟特定商品和技術向上述兩地出口。
4、俄羅斯盧布跌至疫情期以來最低
對于今年已經出現歷史性下跌的俄羅斯市場,交易員傳達的信息是未來盧布可能還要繼續下行。期權定價顯示,盧布兌美元在未來兩個月內跌至紀錄低點的可能性為50%。2016年盧布跌至紀錄低位時經濟正陷入衰退。
5、美聯儲3月加息50個基點預期再升溫
由于通脹預期飆升和一些美聯儲官員的強硬態度,交易員正在重新審視美聯儲將在3月份加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但這些預期增加了人們對美國未來經濟增長受損的擔憂,以此,市場預計本輪加息周期將縮短,轉而又進入降息進程。
6、美國開始著眼于釋放石油儲備
據兩名知情人士透露,拜登政府正考慮再次動用其緊急石油供應,與盟國合作以應對俄烏局勢緊張導致的油價飆升。雖然還沒有做出決定,但政府內部正在進行“有力的對話”,包括潛在的價格點觸發因素以及如何與其他國家協調釋放儲備。知情人士稱,政府內部正在建立模型,以確定任何可能釋放的規模和范圍。
7、小摩調查:通脹取代疫情成影響市場最大因素
摩根大通周三發布的對機構交易客戶的年度調查顯示,通脹將是2022年影響全球市場的最大因素。接受調查的718家機構交易客戶中,約48%的人認為通脹是今年影響市場的最大因素,取代了去年位居榜首的全球大流行。
8、生態環境部: 中國污染物排放持續下降
中國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司長孫守亮23日在北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1年中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確定的生態環境領域8項約束性指標順利完成。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為87.5%,同比上升0.5個百分點;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指標預計達到“十四五”序時進度要求;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化學需氧量、氨氮等4項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指標預計完成年度目標。
9、發改委:今年以來全國累計發電量增速已超過5%
春節假期過后,在企業陸續復工復產帶動下,加之南方部分地區出現大范圍降溫天氣,全國發電量和用電負荷快速攀升。據調度快報數據,截至2月21日,全國累計發電量1143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1%。隨著日發電量保持高位運行,預計1—2月份全國發電量增速將繼續回升。
10、上海關區實現RCEP進口關稅減讓破千萬
從上海海關獲悉,自1月1日RCEP生效以來,上海關區所涉貨物貿易實施順暢,截至2月15日,上海關區累計受理RCEP享惠進口報關單466份,貨值63860萬元,關稅減讓1173萬元。其中,98.5%為自日本進口。據悉,上海海關將貫徹落實《關于高質量實施(RCEP)的指導意見》,持續做好政策宣傳培訓,指導企業用足用好原產地自主聲明等便利化措施,為企業盡享協定優惠提供優質服務保障。
11、乘聯會:2月第三周狹義乘用車日均市場零售4.7萬輛
乘聯會數據顯示,由于春節因素,2月第一周的量難以準確統計,因此取了平均值。2月一至二周的總體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日均2.6萬輛,同比下降33%,表現相對偏低,這也是受節日因素影響的正常調整,2月一至二周相對2022年1月同期下降55%。2月第三周進入開學季前的購車期,日均零售4.7萬輛,較去年2月春節期間的同期零售增長67%,環比1月同期零售下降32%,相對節前火爆期的零售回升到7成水平,春節后市場零售回暖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