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務部:2021年全國實際實用外資規模首次突破一萬億元
2022年全國外資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指出,2021年穩外資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國實際實用外資規模首次突破一萬億元人民幣,達到1.15萬億元,近十年來首次實現兩位數增長,增速達到14.9%,高技術產業引資占比首次超過30%,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2、聯合國秘書長再發聲明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通過發言人就當前烏克蘭東部局勢發表文字聲明。古特雷斯認為,俄羅斯的決定,對烏克蘭領土完整及主權造成了破壞,不符合《聯合國憲章》的原則。古特雷斯敦促所有相關各方努力確保敵對行動立即停止,保護平民和民用基礎設施,防止任何可能使烏克蘭境內及周邊危險局勢進一步升級的行動及言論,并優先考慮通過外交手段,和平解決所有問題。(央視)
3、OECD:2021年成員國地區GDP增長5.5%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月21日披露的數據顯示,據初步估計,2021年,OECD地區國內生產總值(GDP)實際同比增長5.5%。這一數據也表明該組織成員國經濟在歷經2020年萎縮后觸底反彈。OECD指出,2020年,受疫情沖擊,OECD地區當年經濟大幅下滑,年度同比增速僅為-4.6%。在七國集團(G7)中,英國在2020年的經濟萎縮幅度最大,負增長9.4%,但在2021年,英國經濟增長幅度也是最大的,全年同比增速提升至7.5%。其他歐洲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也相繼復蘇。法國經濟在2020年收縮了7.9%,但2021年增長了7.0%;意大利經濟在2020年收縮了8.9%后,在2021年增長了6.4%。
4、世貿組織:供應鏈中斷或終于出現緩和跡象
世界貿易組織(WTO)周一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去年全球商品貿易面臨的供應鏈中斷可能終于開始顯現緩和跡象。WTO的周期性商品晴雨表指標從11月公布的上期數值99.5降至98.7。下降的部分原因是為了應對omicron疫情而采取的防疫限制;根據報告,隨著各國開始放松限制,未來幾個月貿易可能會改善。報告稱,WTO指數仍低于100的基線水平,但“顯示出觸底跡象,因為供應鏈壓力已部分緩解”。100顯示下一季度的增長與中期趨勢一致; WTO表示,港口擁堵仍然是一個持續存在的問題,但其下降速度的放緩“可能預示著不久的將來會出現好轉”。報告稱,全球主要港口的集裝箱吞吐量穩定在非常高的水平,采購經理指數顯示全球交付時間逐步下降。
5、英國首相宣布正式與新冠共存
據英國天空新聞報道,當地時間2月21日,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宣布自2月24日起,將解除英格蘭地區所有疫情防控措施,正式開始“與新冠共存”計劃。新冠檢測呈陽性的患者將無需依法隔離;針對普通公眾有癥狀和無癥狀患者的免費檢測將于4月1日取消,免費檢測將僅針對于脆弱群體。約翰遜表示,英國是時候將疫情由“政府干預”層面轉為“個人責任”層面。
6、機構預期美聯儲將加快加息頻率
周一,雖然美國短期證券的隱含波動率自高位回落,但相對波動率依然接近2009年的極端水平。市場面臨的種種不確定性令投資者對于美聯儲首次加息幅度的判斷愈發艱難。不過,隨著市場預期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1月繼續攀高,投資機構對于美聯儲今年加息的頻率預期進一步提升。
7、韓國先期出口數據表明全球需求依然具有韌性
韓國初步貿易數據顯示,盡管出口增幅為近一年來的最低水平,但2月全球需求依然強勁。韓國海關周一發布的數據顯示,2月前20天出口較上年同期增長13.1%,其中半導體和成品油出口居首。整體進口增長12.9%,貿易逆差為16.8億美元。雖然出口增幅為3月以來最小,但平均日出口增幅僅較1月同期數據略微下降,表明在考慮了工作日因素后,趨勢基本保持不變。這一結果表明,全球商業面對新冠變種omicron的威脅時表現出韌性。韓國貿易數據是全球經濟活動的晴雨表,因為韓國制造商在供應鏈中分布廣泛。
8、歐佩克+尋求將伊朗納入石油供應協議
接近歐佩克+的消息人士稱,如果各方就恢復伊核協議達成協議,歐佩克+將致力于將伊朗納入其石油供應協議,以避免可能影響價格的市場份額競爭。國際能源署(IEA)表示,如果伊核談判取得成功,美國可能會解除對伊朗出口的制裁,這可能會使130萬桶/日的伊朗石油重返市場。這可能會緩解全球供應緊張的局面,并給油價漲勢降溫。
9、下周OPEC+會議或再次拒絕超量增產
該聯盟認為每月增產40萬桶/日足以穩定市場,全球油市不存在基本面供應嚴重短缺的現象,一季度反而會供應過剩,一些成員國將油價飆升歸咎于俄烏地緣局勢緊張。伊朗原油“非常有望”重返市場,也是OPEC+拒絕超量增產的理由之一。
10、中汽協:1月汽車產銷形勢總體平穩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2年1月,汽車產銷形勢總體平穩,環比有所下降,同比保持小幅增長,其中新能源汽車表現依然突出,同比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1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42.2萬輛和253.1萬輛,環比下降16.7%和9.2%,同比增長1.4%和0.9%。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環比有所下降,同比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分別完成45.2萬輛和43.1萬輛,環比下降12.6%和18.6%,同比增長1.3倍和1.4倍。
11、BDI指數周一升至逾一個月高位
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周一升至逾一個月高位,受各類型船運費上漲提振。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上漲81點或4.1%,至2045點,為1月11日以來的最高水平。海岬型船運價指數上漲174點或10.4%,至1849點。海岬型船日均獲利上漲1443美元,至15331美元。巴拿馬型船運價指數小幅上漲66點,至2441點。巴拿馬型船日均獲利增加594美元,至21969美元。超靈便型船運價指數上漲17點,至2342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