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泰媒1月24日報道,泰國農業經濟辦秘書長禪塔暖22日透露,盡管2021年各行各業均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但泰國農產品出口到全球總量依然強勁,總出口額達到1兆2737億6100萬銖,較2020年同期的1兆984億7500萬銖相比增長了15.96%。
禪塔暖表示,泰國與非東盟國家簽署自貿協議(FTA)國家與地區,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秘魯、智利、印度、中國香港的貿易額為7601億4800萬銖,與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長29.42%。而泰國農產品出口總額超過5976億3400萬銖,增長32.81%,貿易順差43億5120萬銖。其中農產品最大出口市場國為印度、中國、南韓、新西蘭和日本。
他表示,泰國出口量較多的農產品包括天然橡膠1591億5700萬銖,新鮮水果1288億1800萬銖,淀粉和菊粉價值469億7900萬銖,木薯價值360億3400萬銖,冷凍和冷藏蝦價值262億1000萬銖,棕櫚油價值223億4900萬銖。
此外2021年1-11月泰國與東盟國家文萊、柬埔寨、印尼、老撾、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和越南等9個國家的農產品貿易也有所增長達到4029億1200萬銖,與2020年同期相比增長3.71%。
泰國農產品出口總額達到2797億3700萬銖,增長2.01%,泰國貿易順差到1565億6300萬銖,其中出口馬來西亞排名第一,其次分別是越南和柬埔寨。出口前5位的農產品分別是,超高溫滅菌乳酸飲料、黃豆奶價值422億9700萬銖,白糖和糖制品價值350億5400萬銖,天然橡膠價值259億2800萬銖,使用添加劑價值259億2800萬銖,谷物、面粉和牛奶調味劑價值225億8300萬銖。
該國農業經濟辦副秘書長威匿表示,從泰國農業貿易統計數據來看整體上尚佳,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消費者和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調整,為泰國提供了更多的出口機會和增長趨勢。
泰國最新簽署的RCEP協議從2022年1月1日生效,這將有助于增加泰國農產品出口潛力,在現有的自貿協議基礎上,協議國家進一步降低和取消泰國農產品的進口關稅,比如新鮮和加工水果,水產品、果汁和木薯淀粉可在整個地區供應鏈的增長中獲得好處。
經營者產品原產地證方面選擇原材料方面趨于多樣化,并有助于促進貿易和投資,比如減少原產地規則的重復性,貿易法規和措施的調整修改統一并達到同等標準。最重要的是農業部高度重視農產品防止新冠肺炎病毒污染,無論是植物、漁業或畜牧業,均采取非常嚴格的流程,因此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泰國的農產品依然可以出口到世界各國,包括根據糧農組織防疫指南,在整個生產鏈中嚴格控制,贏得消費者和貿易伙伴國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