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年版《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發布
《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發布,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境外投資者不得作為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人、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從事投資經營活動。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境內投資,應符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的有關規。從事《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禁止投資領域業務的境內企業到境外發行股份并上市交易的,應當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境外投資者不得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其持股比例參照境外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有關規定執行。境內公司、企業或自然人以其在境外合法設立或控制的公司并購與其有關聯關系的境內公司,按照外商投資、境外投資、外匯管理等有關規定辦理。
2、發改委有關負責人:2021年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取消乘用車制造外資股比限制等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就2021年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答記者問:2021年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進一步縮短了長度,完善了管理制度,提高了精準度。其中,汽車制造領域,取消乘用車制造外資股比限制以及同一家外商可在國內建立兩家及兩家以下生產同類整車產品的合資企業的限制。廣播電視設備制造領域,取消外商投資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及關鍵件生產的限制,按照內外資一致原則管理。
3、商務部部長:加大吸引外資力度 穩總量優結構提質量
王文濤表示,商務部將進一步擴大開放,優化營商環境,著力穩總量、優結構、提質量,更加積極有效利用外資。一是推動開放之門“越開越大”。抓好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面清單落實,督促加快相關法規文件“立改廢”進度。修訂《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將更多綠色低碳、數字經濟等新興領域和更多中西部地區優勢產業納入目錄,擴大鼓勵外商投資范圍。二是推動開放平臺“越來越優”。三是推動營商環境“越來越好”。四是推動服務保障“越來越強”。
4、新興市場稱雄2021年全球債市
數據顯示,截至12月23日,南非、中國、印尼、印度和克羅地亞發行的主權債在2021年全球46個市場中位居前列。南非債券今年以來一直是全球債市的排頭兵,總回報為8.6%,中國債券回報5.6%,印尼5.2%,印度2.7%,克羅地亞1%。美國國債收益率創下2013年以來最大一年漲幅,其影響力之大足以在外匯套利交易和新興市場股票市場掀起巨浪,但這五大市場的主權債卻是面不改色。一項彭博指數顯示,2021年新興市場債券整體下跌1.4%,但比起2013年美聯儲發出減碼信號時全年3.8%的跌幅要好的多。
5、下行風險積聚 歐洲經濟復蘇前景蒙塵
隨著新冠疫苗接種進程推進、疫情防控措施放松及全球需求增長,今年第二季度以來歐洲主要經濟體經濟復蘇步伐有所加快,但疫情反復、供應鏈瓶頸、能源危機等風險不斷積聚,復蘇前景仍不容樂觀。
6、美國通脹壓力難以消退
研究公司IRI預測認為,受持續通脹帶來的成本上升影響,2022年上半年美國食品價格將上漲5%,漲幅將因食品商和地區而異。經濟學家稱這是幾十年來最高的通脹,工資、材料和貨運成本的上升,正促使從制造業到零售業的各個行業提高商品價格。
7、法國繼續收緊防疫措施
當地時間12月27日下午,法國政府在總統府愛麗舍宮召開疫情防控會議。在會議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法國總理卡斯泰對媒體表示,當前法國正和歐洲其他國家一樣,面臨新一波新冠疫情。因此,法國政府將繼續收緊疫情管控措施。卡斯泰還宣布,接種新冠疫苗加強針與完成前兩劑疫苗接種的間隔再次縮短。按照法國高級衛生管理局的建議,從12月28日開始,完成接種第二劑疫苗接種滿三個月,即可預約接種第三劑加強針。
8、日本預計2027年人均GDP將落后韓國
日本內閣府12月24日發布的國民經濟計算年度推算顯示,2020年度日本人均名義GDP為40048美元,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38個成員國中排在第19位,與韓國(第22位)的差距進一步縮小。日本經濟研究中心的預測顯示,日本人均名義GDP到2027年將低于韓國。除了人口老齡化之外,數字化進展遲緩導致的勞動生產率提升乏力是主因。
9、日本招標出售戰略儲備石油
日本經濟產業省在12月27日的聲明中表示,政府將招標出售志布志市戰略儲備中的阿曼原油,交付日期介于3月份至6月份之間。政府沒有說明具體招標規模、出售的原因以及是否是響應美國牽頭的倡議。
10、機構預計芯片短缺已導致全球汽車減產1127萬輛
據外媒報道,今年年初開始的全球性汽車芯片短缺影響到了眾多廠商,通用、福特、現代、豐田等汽車大廠都受到了影響,旗下的多座工廠不同程度的停產。從研究機構的數據來看,芯片短缺已導致今年全球汽車減產1027.21萬輛,全年預計將減產1130.94萬輛。在研究機構的預計中,北美減產是最多的,目前已減產317.84萬輛,預計全年將減產341.2萬輛;汽車廠商眾多的歐洲,預計已減產295.41萬輛,全年預計減產334.93萬輛。
11、歐洲天然氣價格自高點腰斬
隨著越來越多的油輪將美國的天然氣運往歐洲,歐洲天然氣價格上周連續三天大幅下跌,已經接近自高點腰斬。基準的荷蘭近月天然氣價格上周連跌三天,兩周來首次跌破100歐元/兆瓦時至98.58歐元/兆瓦時,周五單日跌幅高達26%,周四跌幅則為23%。而僅僅幾天之前,荷蘭近月液化天然氣價格剛剛創下歷史新高,一度升破180歐元/兆瓦時。
12、央行:2022年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
2022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12月27日上午以視頻形式召開。會議要求,2022年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推動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金融系統繼續向實體經濟讓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13、統計局: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38.0%
國家統計局披露,11月份,隨著保供穩價、助企紓困政策效果持續顯現,上游部分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漲勢頭初步得到遏制,下游行業成本壓力有所緩解,利潤結構呈現改善特征。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9.0%,增速較上月回落15.6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12.2%。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38.0%,兩年平均增長18.9%,增速繼續保持較高水平。
14、統計局:促進工業經濟健康穩定運行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解讀工業企業利潤數據時表示,11月份工業企業利潤繼續保持較快增長,行業均衡性也有所改善,但成本壓力仍然較大,下游行業利潤改善還需進一步鞏固。下階段,要全面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做好政策預調微調和跨周期調節,加大對制造業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精準支持,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做好保供穩價工作,促進工業經濟健康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