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個世貿組織成員就投資便利化談判發布聯合聲明
日前,中國和歐盟、俄羅斯、日本、智利、巴西、尼日利亞等共112個世貿組織成員共同聯署《投資便利化聯合聲明》。各方在聲明中強調將繼續堅持發展導向,并以現有談判文本為基礎推進談判,目標是在2022年底前結束文本談判,推動最終達成投資便利化多邊協定。截止目前,參加方已就協定框架和主要規則形成初步共識。
2、聯合國貿發會議:全球商品貿易超新冠之前水平,但服務貿易恢復不足
貿發會議發布的《2021年統計手冊》預測,今年全球商品貿易額與2020年相比強勁增長22.4%。這一強勁增長將推動世界貨物貿易額比新冠大流行來襲前高出約15%。貿發會議稱,盡管服務貿易在2020年出現深度收縮后預計2021年將增長13.6%,但仍將低于大流行前的水平。
3、世衛組織和世界銀行:大流行期間的醫療費用使超50億人陷入貧困
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銀行周日表示,去年全球有超過 50 億人因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由于自掏腰包支付醫療費用而陷入極端貧困。這場大流行擾亂了全球的衛生服務,并引發了自 1930 年代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使人們更加難以支付醫療費用。
4、全球二十家央行年內最后一次政策決議在即
全球央行的立場分歧,將在本周得到充分體現。美聯儲、歐洲央行、日本央行、英國央行將宣布2021年的最后一次貨幣政策決議,這些央行所在地區占到將近一半全球經濟。瑞士、挪威、墨西哥和俄羅斯等大約16個國家的央行本周也將舉行政策會議。變異毒株對經濟增長和通脹的影響有多嚴重,將是政府進入新的一年關鍵的考量因素。
5、外資加快增持中國資產 匯率雙向波動仍是常態
上周北向資金創下488億元的單周凈買入記錄,年內凈買入金額則已經超過4000億元,相比去年全年增長近95%。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人民幣升值壓力有所減輕,預計未來人民幣匯率仍是雙向波動走勢,整體保持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隨著我國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有序推進,未來外資持有中國資產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6、機構前瞻下周五歐元區CPI數據
歐元區11月通脹將飆升,整體通脹料錄得4.9%,核心通脹料錄得2.6%,均大大超過市場的普遍預期。CPI終值將提供通脹飆升背后推手的更多細節,以及物價上漲的情況可能還會持續。不出所料,能源成本將是通脹飆升的主要推手,預計該類別為11月4.9%的整體通脹貢獻了2.6個百分點。
7、歐元區面臨高通脹考驗
歐盟統計局日前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11月歐元區通脹率攀升至4.9%,不僅遠超歐洲中央銀行今年設定的通脹目標,亦創25年新高。面對高企的通脹壓力,歐洲央行是否會收緊貨幣政策成為輿論關注的一大焦點。
8、花旗:預計美聯儲將在明年6月首次加息
花旗分析師仍預計美聯儲的加息速度和幅度極有可能高于市場定價或美聯儲點陣圖顯示的水平。我們的基本預期是美聯儲將于明年6月首次加息,與市場預期大致相符,后續或將每季度加息一次,直至政策利率達到2%左右。
9、瑞士信貸:美聯儲最新點陣圖料比市場預期更顯鷹派
瑞士信貸分析師James Sweeney稱,預計美聯儲點陣圖將顯示在2022年加息兩次,2023年和2024年分別加息四次。點陣圖顯示出的未來三年這10次加息將較當前市場定價鷹派得多。QE方面,預計美聯儲將從一月中旬開始把每月的縮債規模由150億美元調整為300億美元,并在2022年3月中旬結束縮債計劃。此外,預計美聯儲還將下調今明兩年的失業率預期,并小幅上調通脹預期。
10、花旗:英國央行明年或加息兩次
預計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下周四將維持利率不變。分析師現在預計,英國央行將在明年2月加息15個基點,5月進一步加息25個基點,隨后將暫停加息,直到2023年5月。然而,如果新冠疫情持續惡化或進一步推遲,英國央行可能會在2022年只加息一次,甚至根本不加息。
11、英國上調新冠警戒級別至4級
英國周日確認增加1,239例omicron感染病例,幾乎是前一日633例的兩倍。隨著新毒株擴散,英國將新冠疫情警戒級別從3級提高到4級。
12、越南自2022年1月起逐步恢復國際航線
越南政府辦公廳公布,自2022年1月1日起,越南將逐步恢復飛往安全系數高的國家和地區的定期國際航班。目前越南正在落實安全適應方案。越南副總理范平明同意逐步恢復定期國際航班的目的地城市包括北京、廣州、臺北、東京、首爾、曼谷、新加坡、萬象、金邊、舊金山、洛杉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