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泰媒12月9日報道,泰國海運商協會上修2021年泰國出口增長率至15%,看好2022年能夠持續成長5-8%,但是仍需密切留意新冠肺炎新變異病毒株奧密克戎(Omicron)的疫情發展、勞工短缺及貨柜短缺問題、原料價格波動等風險因素。
泰國海運商協會主席猜也差透露,10月泰國國際貿易良好成長,可分為出口額達227億387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攀升17.35%,折合達7500億1580萬銖,與去年同期比較增長24.9%;進口價值達231億89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提高34.6%,相當于7725億4000萬銖,與去年同期比較成長43.3%;貿易帳逆差3億7020萬美元,或者約225億2400萬銖。
累計今年首10個月泰國出口總值合計2227億364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比較成長15.7%,以泰銖計算的出口總額達6兆9521億8590萬銖,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6%;進口價值共計2210億898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比較提高31.28%,以泰銖計算的進口額為6兆9993億3070萬銖,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1.8%;貿易順差為16億4660萬美元,但是以泰銖計價則貿易逆差約471億4480萬銖。
泰國海運商協會上修今年的出口預估增長率為15%,并且看好明年出口可望持續成長5-8%。影響出口成長的重要風險因素和障礙則為新冠肺炎新變異毒株奧密克戎的疫情發展,世界衛生組織(WHO)仍密切關注該病毒可能帶來的影響,多個國家可能恢復落實封鎖措施,影響經濟復蘇進展;制造業持續出現勞工短缺問題,加上勞資成本上升;貨柜短缺及運費高漲的問題,尤其是歐盟、美國及中國皆在耶誕節和春節前加快進口商品,導致部分船運線暫時接受預約,使出口商的運輸成本激增,并且可能居高不下至2022年;原料供應短缺及價格波動問題,尤其是半導體、鋼鐵、燃油等,對出口產業造成嚴重沖擊;全球供應鏈瓶頸問題,引起供不應求現象,而生產成本也跟著原料漲價而攀升,多個國家通貨膨脹率上升,打壓民眾消費力。
泰國海運商協會建議官方加緊解決外勞短缺問題,增加透過合作備忘錄(MOU)尋找及引進外勞,并且設立一站式服務站,提供外勞管理服務,包括提供疫病檢測設備、隔離場所等,建立數碼資訊庫,使相關工作單位能夠追查外勞引進及雇主資料;加緊降低原料進口成本,例如半導體及鋼鐵等,避免使通貨膨脹壓力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