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貿組織第八次對華貿易政策審議將舉行
世貿組織第八次對華貿易政策審議將于10月20日和22日舉行。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將以視頻方式在京出席此次審議會議并代表中方發言,中國常駐世貿組織代表李成鋼大使將在日內瓦參會。
2、在歐中企逆勢發展但對歐盟營商環境評價連續兩年下降
設在布魯塞爾的歐盟中國商會18日發布2021年建議報告,指出2020年在歐中國企業逆勢發展,但對歐盟營商環境總體評價連續兩年下降,希望歐盟為中國企業提供公平和無歧視營商環境。著眼幫助歐盟改進營商環境,推動中歐經貿合作與發展,報告提出近70項建議,包括中歐共建數字經濟、加大信息披露和公共采購政策對話、開啟中歐數據安全協議談判等。
3、聯合國預計2021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資強勁反彈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指出,今年上半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資顯現強勁反彈態勢,受到基建項目需求強勁的引領。報告指出,2021年上半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資總額8520億美元,2020年全年為9570億美元,2019年為1.48萬億美元。發達國家的外商直接投資增幅最大,美國飆升90%,因上半年跨境并購大幅走高。
4、全球央行加息預期過濃 美聯儲料遠遠落后
與其他央行相比,市場對美聯儲加息的預期算不上激進。除歐洲央行外,其他央行大多數料將以更快速度加息。美國交易員目前預期美聯儲將在明年9月政策會議上加息25個基點。而利率掉期市場定價顯示,預計屆時新西蘭央行已經加息五次,加拿大央行三次,英國央行四次。
5、疫情導致開支猛增后 歐盟啟動財政規定改革
歐盟本周啟動了修改財政規定的有關工作,考慮新的例外情況,以便成員國進行大規模的投資,令經濟變得更為綠色環保。歐盟委員會對《穩定與增長協定》啟動了公開征詢,這一財政框架規定了各個成員國的債務和赤字水平。歐盟在2020年3月份暫停執行該協定,給成員國響應疫情所引發的經濟衰退留出空間。
6、機構評美國9月新屋開工數據
美國9月新屋開工年化月率公布 -1.6%,前值 3.90%,預期 -0.2%。美國9月房屋開工下降,因持續的供應鏈瓶頸、熟練勞動力短缺和材料成本上升繼續對建筑商構成挑戰。在2020年底和今年早些時候,廉價的借貸成本和大規模人口遷移推動了住房需求和建設。但近幾個月來,高昂的材料成本、不可預測的供應鏈問題和勞動力短缺,令建筑商難以滿足依然強勁的需求。
7、全球深陷能源危機,美國煤企大賺
美國煤炭巨頭皮博迪能源公司公布的業績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度,該司的營收總額高達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57億元),刷新該司7個季度以來最高銷售成績,息稅前利潤約為2.8-2.9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大漲300%。美國能源署(EIA)預計,今年該國將燃燒5.369億短噸煤炭,燃煤發電將增長22%,這將是美國燃煤發電近7年以來首次出現年度增長。
8、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全球硅晶圓出貨量持續看增至2024年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發布年度半導體產業硅晶圓出貨預測報告,看好全球硅晶圓產業前景,預測出貨量將一路走強至2024年。SEMI預估今年硅晶圓出貨量較去年同期大增13.9%,達到近14000百萬平方英寸的歷史新高。
9、大眾汽車高管:全球芯片短缺將持續到2022年
“毫無疑問,這種短缺將持續到2022年,至少到下半年,”大眾汽車美國集團首席執行官Scott Keogh表示。他表示,在不久的將來,一個可能的轉變是汽車制造商將嘗試減少汽車和卡車部件所需的芯片數量。關于美國政府應資助建設更多芯片廠的說法,Keogh表示這將需要數十億美元和至少四年的時間。“我不知道給政府打個電話是不是解決芯片短缺的辦法。”
10、中汽協:9月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環比呈較快增長
中汽協消息,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21年9月,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環比呈較快增長,同比增速略低,總體表現好于乘用車行業。2021年9月,中國品牌乘用車銷售82.1萬輛,環比增長16.7%,同比增長3.7%,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6.9%,占有率比上月提升1.6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提升9.1個百分點。2021年1-9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643.3萬輛,同比增長31.4%,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3.3%,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6.7個百分點。
11、工信部:保持工業和信息化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工信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羅俊杰表示,當前外部環境仍然復雜多變,工業和信息化發展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依然較多,特別是受近期疫情汛情、原材料價格上漲、能源供給緊張、芯片短缺等影響,三季度工業增速穩中放緩,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我們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強化底線思維,做好跨周期調節,保持工業和信息化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為明年一季度乃至全年發展打好基礎。
12、統計局:三季度房地產業GDP同比下降1.6%
國家統計局發布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分行業數據,房地產業三季度GDP同比下滑1.6%,逆轉二季度7.1%升勢。三季度金融業同比增長4%,較二季度4.1%漲幅有所收窄。三季度住宿和餐飲業GDP同比增長5.7%,較二季度17.1%漲幅大幅收窄。三季度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同比增長17.1%,二季度同比增長19.5%。三季度批發和零售業同比增長7.6%,二季度同比增長9.6%。
13、期貨法草案名稱擬調整為期貨和衍生品法草案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19日聽取了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關于期貨法草案修改情況的匯報。此前,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對期貨法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此次草案二審稿根據有的常委委員和有關方面的建議,將本法名稱修改為“期貨和衍生品法”。
14、韓正:研究完善煤電價格市場化形成機制
國務院副總理韓正19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座談會,研究部署今年四季度和明年初有關重點工作。韓正強調,加強分類指導和政策協同,在符合安全和環保要求前提下有效增加煤炭生產能力。研究采取有力舉措,堅決遏制、依法規管囤積炒作。要落實好燃煤電價擴大浮動范圍政策,幫助煤電企業緩解階段性困難,研究完善煤電價格市場化形成機制。
15、發改委推出八大舉措促進煤電油氣運重點企業保供穩價
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同志主持召開煤電油氣運重點企業保供穩價座談會,研究安排人民群眾溫暖過冬各項重點工作。國家鐵路集團、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國家管網公司、國家電網、南方電網、華能、大唐、華電、國家電投、華潤、國家能源、中煤等重點企業相關負責同志參加會議。會議對下一步保供穩價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一是進一步釋放煤炭產能。二是穩定增加煤炭產量。三是引導煤炭價格回歸合理水平。四是進一步落實發電供熱企業煤炭中長期合同全覆蓋。五是推動煤電機組應發盡發。六是嚴格按照合同保障供用氣。七是加強能源運輸保障。八是加強期現貨市場聯動監管。
16、國家發展改革委研究依法對煤炭價格實行干預措施
近期煤炭價格快速上漲,連創歷史新高,大幅推高下游行業生產成本,對電力供應和冬季供暖產生不利影響,社會各方面反映強烈。針對上述情況,為做好煤炭市場保供穩價工作,10月19日下午,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重點煤炭企業、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召開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工作機制煤炭專題座談會,研究依法對煤炭價格實施干預措施。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充分運用《價格法》規定的一切必要手段,研究對煤炭價格進行干預的具體措施,促進煤炭價格回歸合理區間,促進煤炭市場回歸理性,確保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確保人民群眾溫暖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