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合組織發布綜合領先指數:主要經濟體呈增長放緩跡象
經合組織發布的最新綜合領先指數(CLI)顯示,經合組織成員國及大部分主要經濟體出現增長放緩的跡象。此外,主要新興經濟體的綜合領先指數顯示,中國的制造業仍具有持續的增長動能,印度的增長也整體保持穩定;而俄羅斯出現增長放緩的態勢,巴西則缺乏增長勢頭。
2、聯合國預測全球升溫1.5度時間提前10年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9日發布預測稱,與工業革命前相比的世界氣溫上升在2021~2040年達到1.5度。與2018年的預測相比提前約10年。斷言稱人類活動對溫暖化的影響“無可質疑”。專門委員會指出,要抑制導致自然災害增加的氣候變暖,有必要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實際為零。
3、東京奧運走了,巨額赤字來了
美國史密斯學院經濟學家津巴利斯特曾預測,本屆奧運會讓日本至少損失了3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50億元)。東京奧組委在東京奧運會上花費了3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75億元),這與最初的7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75億元)預算相去甚遠;而日本《讀賣新聞》報道稱,據野村研究所經濟學家木內登英估算,受大部分賽場空場舉辦影響,門票收入和觀眾的住宿費等銳減,造成133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0億元)收入蒸發;同時,木內登英指出,自7月12日發布第四次東京都緊急宣言以來,由于在外就餐和住宿的機會減少,一系列緊急宣言造成的經濟損失將達到2.19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314億元)。
4、美聯儲逆回購工具使用量再次逼近1萬億美元
周二美聯儲逆回購工具的需求達到9987億美元,為連續第五天上升,因融資市場上充斥著大量現金。美聯儲正在進行的資產購買,以及財政部提取其一般賬戶現金,已經造成了現金過剩;此外政府背景企業的本金和利息支出也在涌入。在供應方面,財政部今年已償付逾8500億美元的國庫券,鑒于債務上限已恢復,目前財政部沒有停下來的計劃。
5、美國參議院通過5500億美元基建法案
美國參議院通過了5500億美元基建法案,標志著美國將實施數十年來規模最大的公共設施支出,并為總統喬·拜登贏得經濟議程上的重大勝利。參議院兩黨議員周二以69-30的投票結果通過了基建法案,在這個多年來困擾國會和總統的議題上取得突破;法案包括約1100億美元用于道路和橋梁的新支出,730億美元用于電網升級,660億美元用于鐵路和美鐵(Amtrak),650億美元用于寬帶擴張。
6、美國總統拜登就參議院通過兩黨基建法案進行講話
美國總統拜登當地時間8月10日就參議院通過兩黨基礎設施建設法案發表講話。拜登稱,該法案對改善美國人民生計、發展綠色能源以解決氣候危機、創造工作機會等方面至關重要,他對兩黨的支持和努力表達了感謝。拜登表示,該法案將進一步提交給眾議院進行投票,他對此持樂觀態度。
7、美國Q2非農生產力不及預期
美國勞工部周二表示,美國第二季度工人生產率增長放緩,勞動力成本遠低于此前第一季度的預估。第二季度,美國非農業生產力初值折合成年率為2.3%,該指標用以衡量每個工人每小時產出。而第一季度的數據被下修為4.3%,而不是之前報道的5.4%。
8、英國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3510例
當地時間8月10日,英國衛生和社會保障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過去24小時英國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3510例,累計確診6117540例;新增死亡病例146例,累計死亡130503例。
9、機構:全球集裝箱船建造訂單上半年同比猛增至11倍
英國調查公司克拉克森(Clarkson Research)的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的集裝箱船建造訂單數量為317艘,已猛增至2005年上半年以來的高位。2020年上半年,因預計新冠疫情蔓延會導致貨運低迷,集裝箱船訂單數量下滑,2021年上半年同比增至11倍。
10、央行官員:下半年貨幣政策要堅持穩健的基調
央行官員表示,下半年貨幣政策要堅持穩健的基調,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助力中小企業,困難行業持續恢復,更好支持實體經濟,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11、1-7月進出口、出口、進口規模均創歷史同期新高
8月10日,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談2021年1-7月我國外貿運行情況。1-7月,我國外貿快速增長、快中趨穩、穩中向好,有力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1-7月,進出口、出口、進口規模分別為21.34、11.66、9.68萬億元(以人民幣計,下同),均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分別增長24.5%、24.5%、24.4%,均為10年來新高,兩年平均增速分別為10.6%、10.9%、10.2%。7月當月,進出口3.27萬億元,為歷史單月次高(僅次于今年6月的3.29萬億元)。
12、商務部:1-7月汽車出口同比增長102.5%
從商務部官網獲悉,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談2021年1-7月我國外貿運行情況時表示,新能源汽車帶動汽車出口增長。1-7月,汽車出口同比增長102.5%,增速創歷史同期新高,拉高整體出口增速0.6個百分點。
13、乘聯會:中國7月份廣義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減少6.4%
乘聯會:中國7月份廣義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減少6.4%。7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22.2萬輛,同比增長169.4%,環比下降3.2%。1-7月新能源車零售122.9萬輛,同比增長210.2%。與傳統燃油車走勢形成強烈差異化的特征,實現對燃油車市場的替代效應,并拉動車市向新能源化轉型的步伐。
14、中汽協:7月汽車經銷商庫存系數為1.45
8月10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2021年7月份“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7月份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45,受到2020年高基數及芯片短缺問題影響,同比下降24.1%,環比下降2.0%,庫存系數回落至警戒線下方。
15、山東前7個月進出口同比增長四成
青島海關10日發布消息稱,據統計,2021年前7個月,山東省進出口總值達1.5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比去年同期增長40.1%,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增速均高于全國增速,且以上三個增速在中國前六大主要進出口省市中均居首位。
16、監管密集出手破除增產制約 政策組合拳力促大宗商品“保供穩價”
近日,政策密集出臺促大宗商品“保供穩價”。月內“國家儲備庫”兩度打開大門向市場低價投放銅、鋁、鋅,引導市場價格合理回歸。同時,近期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多管齊下破除煤炭增產制約,為漲價預期“降溫”。分析指出,隨著一系列政策調節措施的落實,供需矛盾將得到緩解,預計后續大宗商品價格將進一步回歸合理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