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乘聯會發布了7月狹義乘用車產銷數據。該數據顯示,7月狹義乘用車產量為152.9萬輛,環比上升1.6%,同比下滑9.5%。與此同時,7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為150萬輛,環比下降18.8%,同比下滑16.7%;批發銷量為150.7萬輛,環比下降3.5%,同比下滑8.7%。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7月車市是傳統意義上的淡季,但產量表現較為突出,相較6月份環比呈上升態勢;7月狹義乘用車零售和批發銷量相比去年同期呈下滑趨勢,主要是由于去年下半年車市處于疫情平穩后的爆發期,這種高基數對今年下半年的車市造成一定壓力。崔東樹還強調,近期國際芯片供應不足給中國部分車企帶來了嚴重損失,比如部分車企近幾個月批發端銷量驟減,使得經銷商進出不均衡、訂單需求與現有庫存不匹配等現象時有發生,這也導致了整體車市零售偏弱的現象。
7月狹義乘用車廠商批發銷量為150.7萬輛,環比下降1.9%,同比下降8.2%,較2019年同期下降1%。今年1-7月,狹義乘用車累計批發銷量為1132.8萬輛,同比增長21.6%,但較2019年同期減少15萬輛。
由于芯片短缺影響了部分廠家的生產節奏,所以近幾個月廠商庫存一直保持歷史低位。今年1-7月廠商庫存減少22萬輛,渠道庫存相對減少78萬輛,相較歷年1-7月庫存較少幅度偏大。乘聯會方面認為,因為短期內芯片短缺問題依舊存在,所以終端銷售層面或有進一步去庫存、折扣回收等現象出現。
今年1-7月,國內乘用車零售銷量累計為1144.5萬輛,同比增長22.9%。乘聯會方面認為,1-7月零售量走高,一方面與去年同期的低基數有關,另一方面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增長貢獻。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對1-7月零售量同比增速貢獻了10個百分點。
對于8月份車市的預測,乘聯會指出,因部分車企的高溫假集中在8月上旬,且受疫情防控影響,部分傳統汽車工業重鎮的汽車產銷將受到一定影響。同時,鑒于目前油價持續上漲,傳統汽車銷售將迎來一定壓力,但有利于新能源汽車增長,接下來自主品牌純電A00級產品將持續放量。好消息是,近期國家相關部門對芯片開展反壟斷調查,這將有利于改善芯片供給秩序,促進前期積累的零售訂單交付;如果海外疫情等不確定因素得到改善,車企的產量將大幅回升,前期抑制的新品增量將推動8月車市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