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歐元區6月通脹放緩
歐盟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繼前幾個月穩步上升后,6月歐元區通脹壓力有所減緩,按年率計算通脹率為1.9%,低于5月的2.0%。數據顯示,6月歐元區能源價格同比上漲12.6%,是拉高當月通脹的主因;食品和煙酒價格同比上漲0.5%;服務價格同比上漲0.7%;非能源類工業產品價格同比上漲1.2%。當月,剔除能源、食品和煙酒價格的核心通脹率為0.9%,與5月持平。
2、美國參議員放棄兩黨基建法案中的稅收執行條款
美國共和黨參議員Portman周日表示,美國議員已經放棄了1.2萬億美元基建法案中的一項加強稅收執行條款,這意味著擱置了一項重要的增稅措施。Portman稱,這項旨在增加美國國稅局收入的條款可能會被加入民主黨推動的另一項預算"調和"法案中。拜登曾表示,他希望在美國國稅局的技術和執法方面投資800億美元,以便在未來10年增加7000億美元的稅收。據民主黨參議員估計,基建法案中的這一條款占該目標中的約1000億美元。
3、德國新冠病毒感染率逐步回升
當地時間18日,根據德國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盡管該國每10萬人的7天感染率只有10.0,但已連續第11天出現上升。截至當地時間17日,德國新增感染病例數已連續10天出現上升,而且增速較快;平均每日有約1100例新增感染病例,比上周同期增加了56%,上周的新增感染病例數平均值約為709。這一增速高于德國去年10月第二波疫情的初期。
4、印尼日增新冠死亡病例連續3天過千
據印度尼西亞國家抗災署18日發布的新冠疫情數據,該國較前一日新增新冠死亡病例1093例,連續3天超過1000人。數據顯示,截至18日12時,該國較前一日新增確診病例44721例,為本月14日以來首次低于5萬人,累計確診2877476例,累計死亡73582例。
5、緬甸累計新冠肺炎死亡病例達5000例
緬甸衛生與體育部7月18日晚發布消息稱,在當天檢測的14492個樣本中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285例,確診率達36%,累計確診229859例;當天新增死亡病例231例,累計死亡5000例。據緬甸媒體報道,近一段時間,緬甸第三波新冠疫情來勢兇猛,多地單日死亡人數遠超往年同期,預計實際死亡病例數為衛生部門統計的一倍以上。
6、韓國單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連續12天超千例
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18日通報說,韓國昨天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454例,單日新增已經連續12天保持在四位數。目前韓國累計確診病例為177951例。另外,昨天韓國新增2例死亡病例,目前韓國累計死亡病例為2057例。
7、泰國政府宣布擴大“封城”范圍
泰國政府18日宣布,自7月20日起,調整最高級別疫情管控區范圍,由此前的10個府(包括首都曼谷)擴大至13個府,增加春武里府、北柳府和大城府。這13個府自20日起實施為期14天的“封城”措施,包括每日21時至次日凌晨4時實施宵禁,餐廳禁止堂食,商場和購物中心內僅開放超市、藥店和疫苗接種點等必要場所。此外,除了醫院、診所、銀行、郵局、加油站和快遞站等百姓生活必需的場所正常營業,其余經營場所須暫時停業。
8、越南因疫情封鎖三分之一國土
當地時間7月18日晚間,據越南河內市人民委員會的最新消息,自當地時間7月19日0時起,河內市全市進入社會隔離狀態。而越南總理決定7月19日0時開始,越南南方共16個省市“封城”,為期14天。除了正在實施社交距離措施的胡志明市、平陽省和同奈省之外,其他16個省市實施社交距離措施的時間將由省人民委員會主席決定,但必須在7月19日零時之前展開,實施社交距離的時間為14天。至此,越南共有19個省市“封城”,而越南全境三分之一的國土被封鎖,3500萬人生活受影響。
9、馬來西亞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0710例
18日,馬來西亞衛生部發布新冠疫情數據,過去24小時馬來西亞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0710例,累計確診916561例。
10、專家警告:英國下周解除疫情管控措施對全球構成威脅
盡管英國單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數已經飆升到5萬例以上,但英國政府仍堅持在下周一(19日)解除剩余大部分疫情管控措施。在周五(16日)舉行的一場在線峰會上,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和政府顧問紛紛指責稱,英國的計劃對整個地球來說是十分不道德且危險的,這是一場災難。
11、全球多地遭遇極端天氣
全球多地遭遇極端天氣,歐洲西部暴雨已導致超過170人死亡;而在北美,高溫熱浪的襲擊下,山火持續蔓延。分析指出,氣候變化增加了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率,許多單一事件已經因全球變暖而變得更糟。德國和比利時近日遭遇了災難性的洪水侵襲,已造成超過170人死亡,救援人員仍在努力應對洪水造成的破壞。北美正持續遭遇熱浪襲擊,據美國家消防中心數據,12個州正在與71場山火作斗爭,大火總面積約4021平方公里,超過1.4萬名消防員和應急人員參與滅火,俄勒岡、蒙大拿等州14日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12、主要產油國就增產計劃達成一致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第19次部長級會議18日以視頻形式舉行,與會各國就從今年8月起逐步提高產量達成一致。根據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2020年4月達成的協議,現階段的減產規模為日均580萬桶;歐佩克在會后發布新聞公報稱,與會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同意從今年8月起,每月將其總產量上調日均40萬桶,直至逐步取消日均580萬桶的減產;與會各國將繼續舉行月度會議來評估市場情況并決定下個月的產量水平,努力在2022年9月底前結束減產;公報指出,隨著新冠疫苗接種加速推進,全球大部分地區經濟持續復蘇,石油市場基本面不斷改善,石油需求有明顯增長跡象,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石油庫存下降;會議決定于今年9月1日舉行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第20次部長級會議。
13、媒體前瞻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
美國7月第一周初請失業金人數降至新低,是就業市場正在復蘇的又一跡象。近幾個月來,新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和救濟支出呈下降趨勢,這反映出經濟的增強,以及美國近一半的州決定終止延長救濟。預計截至7月17日的一周內,首次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將再次下降。
14、全國日用電量刷新歷史紀錄 11個省級電網負荷創新高
今年入夏以來,全國用電量持續攀升。在7月14日,全國日用電量刷新了歷史紀錄,達到271.87億千瓦時,比去年夏季的最高值增長超過了10%,比今年年初的極端寒潮天氣情況下用電量增長也超過了4.7%。在本輪用電高峰中,華東、華中區域電網及廣東、江蘇、浙江等11個省級電網負荷創歷史新高。
15、云南省發布山洪災害氣象預警
據云南省氣象臺7月18日預報,受低渦切變影響,未來幾天,云南省南部仍有較強降雨過程,并會伴隨出現短時強降水、局地雷暴和大風等強對流天氣。預計未來12小時,昭通南部、曲靖、文山、昆明、玉溪、紅河、楚雄、迪慶東部、麗江、大理、保山、德宏、臨滄、普洱、西雙版納局地將出現雷電、短時強降水和大風等強對流天氣,請注意防范。
16、工信部:我國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9%
16日上午10時,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工信部新聞發言人介紹2021年上半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上半年工業經濟持續穩定恢復,主要指標增勢平穩。工業生產較快增長,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9%,兩年平均增長7.0%;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1%,兩年平均增長7.5%。增速快于整體工業。
17、工信部:預計新能源汽車全年產銷量約為200萬輛
工信部新聞發言田玉龍表示,綜合國內外經濟形勢,受宏觀經濟持續復蘇、國家明確穩定增加汽車等大宗消費政策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等影響,2021年我國汽車將保持穩中向好發展。全年汽車總產銷量有望實現小幅增長。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將實現高速增長,預計達200萬輛左右。
18、乘聯會:6月份皮卡市場銷售4.4萬輛 同比下降22%
根據乘聯會數據,2021年6月份皮卡市場銷售4.4萬輛,同比2020年6月下降22%,環比今年5月下降8%。2021年二季度的皮卡市場繼續保持較強走勢。2020年皮卡總量增長9%,這也是相對于2019年的皮卡市場強勢增長。
19、工信部: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
工信部發言人黃利斌表示:下一步, 將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加強宣傳引導和政策解讀,支持上下游行業建立長期穩定合作關系,引導產業鏈上下游穩定原材料供應和產供銷配套協作,協同應對市場價格波動風險,要堅決打擊囤積居奇、惡意炒作、哄抬價格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