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關總署: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27.1%
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介紹,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連續13個月保持同比正增長,進出口規模創下歷史同期最好水平,繼續保持穩中向好態勢。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18.07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7.1%,其中出口9.85萬億元,增長28.1%;進口8.22萬億元,增長25.9%。6月份當月,我國外貿進出口3.29萬億元,同比增長22%。我國外貿進出口已連續13個月實現同比正增長,與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的進出口增速依然高達22.8%,我國對外貿易穩中向好、表現亮眼。
2、海關總署: 歐盟是僅次于東盟的我國第二大貿易伙伴
據海關統計,上半年,我國與歐盟雙邊貿易額為2.52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6.7%。其中,出口1.51萬億元,增長25.5%;進口1.01萬億元,增長28.5%。中歐貿易占我國外貿總值達到了13.9%,歐盟是僅次于東盟的我國第二大貿易伙伴。去年4月至今年6月,中歐雙邊月度貿易值已連續15個月保持正增長,其中近8個月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
3、30國調查:企業家信心指數中國居首、日本居尾
這份針對30國的企業家信心指數排行榜顯示,2021年5至6月間接受調查的中國企業家中,86%的人對2022年中國經濟的前景抱樂觀態度。日本名列上述榜單的末尾,數據顯示,17%的受訪者對日本經濟的發展和未來抱有希望,而67%的受訪者則表示不樂觀。
4、美國6月CPI環比增長0.9%
美國6月CPI環比增長0.9%,為2008年6月以來最大環比漲幅,同比則飆升5.4%;核心CPI環比上漲0.9%,同比上升4.5%,創30年來新高。二手車和卡車指數連續第三個月大幅上漲,6月份上漲10.5%,為有史以來最大月度增長,其中二手車占到了CPI漲幅的三分之一。
5、美國6月預算赤字為1742億美元,預估為1940億美元
美國6月預算赤字為1742億美元,去年同期為赤字8641億美元。支出同比下降43.6%,至6234億美元;收入同比增長86.5%至4492億美元。今年截至6月的赤字為2.238萬億美元,去年同期為2.744萬億美元。截至6月年內收入增長35.2%,支出增長5.8%。
6、美聯儲:地區聯儲董事對美國經濟前景持樂觀態度
根據5月和6月的貼現率會議紀要,美聯儲表示鑒于經濟前景存在不確定性,所有12個地區聯儲主席支持維持貼現率在0.25%不變;美聯儲在周二發布的會議紀要中表示,總體而言,聯儲主席對經濟前景持樂觀態度,并繼續報告各部門和各地區的經濟活動加強。
7、美國財長耶倫:對歐盟推遲征收數字稅感到“高興”
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周二表示,她對歐盟委員會決定推遲宣布擬議的歐盟數字稅計劃感到高興,因為這將使全球企業稅協議的工作得以完成。耶倫稱,歐盟委員會等待經合組織“支柱一”協議的最終參數、以重新分配大型跨國企業征稅權,然后再進行自己的征稅,這種做法是審慎的。
8、美國財長耶倫:美國企業將助力推動國會批準全球稅收改革協定
美國財長耶倫星期二在受訪時表示,她看到了國會批準全球稅收改革協定的可能性,美國企業很可能在推動國會支持全球稅改協定方面提供助力,他們將幫助克服共和黨人的反對意見。此外她還表示,本月將就債務上限問題致信國會。
9、英國央行取消疫情期間對銀行設置的派息限制
英國大型銀行將可以向股東增加派息,此前英國央行取消了在疫情最嚴重時期為確保銀行抵御嚴重損失而設置的限制。英國央行周二表示,將全面取消對匯豐、巴克萊、渣打及其他大型銀行今年派息的限制。英國央行的結論是,銀行業現在有足夠的資本來按照各自意愿恢復派息。根據公告,英國央行的審慎監管局得出結論,之前要求銀行董事會確定與2020年全年業績相關聯的適宜派息水平,這項非常規限制不再有必要。
10、國際能源署:除非歐佩克+增加供應,否則原油市場將收緊
國際能源署(IEA)警告稱,除非歐佩克+聯盟解決僵局并同意增加產量,否則全球石油市場將“顯著收緊”。由于沙特和阿聯酋之間的爭端陷入僵局,即便隨著疫情消退和夏季駕駛需求達到高峰,燃料需求反彈,歐佩克+下個月勢將保持產量水平不變。IEA在其月度報告中表示,燃料價格高企有可能引發通脹并破壞脆弱的經濟復蘇。同時,全球在疫情期間積累的石油庫存過剩已經消除,庫存現在低于平均水平。報告顯示,即使歐佩克+達成協議,正在考慮的40萬桶/日的增產將遠遠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11、李克強:做好跨周期調節,應對好可能發生的周期性風險
7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就做好下一步經濟工作聽取意見建議。李克強說,今年以來,經濟運行穩中加固、符合預期,就業形勢向好,經濟發展動力進一步增強。但國內外環境依然錯綜復雜,不確定不穩定因素較多,特別是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抬升企業成本,中小微企業困難較大。對我國經濟發展既要堅定信心,又要正視困難。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做好跨周期調節,應對好可能發生的周期性風險,大力推進改革開放,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鞏固經濟穩中向好態勢,確保完成全年發展主要目標任務,推動經濟行穩致。
12、李克強:綜合施策緩解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壓力
李克強指出,要統籌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經濟運行,著力保持在合理區間。針對國內外環境變化和市場主體需求,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同時增強前瞻性精準性,加強區間調控,堅持就業優先。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繼續聚焦支持實體經濟和促進就業,近期實行的降準措施要體現結構性,更加注重支持中小微企業、勞動密集型行業,幫助緩解融資難題。支持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等資金,推進重大工程、基本民生項目等重點建設。綜合施策緩解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壓力。
13、海關總署:全年進出口仍有望保持較快增長
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稱,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多地蔓延,疫情走勢錯綜復雜,外貿發展面臨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依然較多。同時,去年下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比去年上半年增長近27%,在較高基數的影響下,今年下半年進出口同比增速或將放緩,但全年進出口仍然有望保持較快增長。
14、央行:PPI有望在四季度回落
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表示,近段時間我國PPI上漲幅度較快,既有去年同期疫情沖擊、導致PPI負增長形成的低基數因素,也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輸入性影響。總體看我國PPI走高是階段性的,今年二三季度可能維持相對高位,隨著基數效應逐步消退和全球供給恢復帶來的輸入性影響減弱,PPI有望在今年四季度和明年趨于回落。
15、中汽協:7月上旬,11家重點企業汽車產量同比下降37.5%
中汽協:2021年7月上旬,11家重點企業汽車生產完成38.9萬輛,同比下降37.5%。其中,乘用車生產同比下降36.2%;商用車生產同比下降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