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國走向“滯脹”的十字路口
近期,原材料及大宗商品價格急漲,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更錄得10多年來最大升幅,再加上低就業,不禁讓人聯想到20世紀70年代美國滯脹。美國銀行首席投資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在過去的6個月內一直警告人們,通貨膨脹的到來將不可避免。
2、拜登政府正審查關稅對大宗商品漲價和通脹的影響
美東時間周五,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White House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主席表示,拜登政府審查貿易關稅政策時,正在權衡其對大宗商品短缺和通脹的影響。疫情擔憂之下,美國民眾對消費品和其他產品需求強勁,導致從美國木材到計算機芯片都出現嚴重短缺。
3、美國15個州緊急喊停拜登失業救濟計劃
在共和黨州長的領導下,至少有15個州宣布,他們將停止參與疫情期間的失業救濟計劃。此后勞動人口將不再獲得每周300美元的福利補貼。那些沒有資格享受州一級福利的人將完全失去援助,如長期失業者、個體戶和零工。
4、日本緊急狀態實施范圍將擴大到9個都道府縣
據新華社消息,日本政府14日決定,將北海道、岡山縣、廣島縣納入緊急狀態實施范圍。這將使得日本的緊急狀態實施范圍擴大到9個都道府縣,日本此前于本月12日延長東京都、大阪府等4地的緊急狀態至5月31日,并將愛知縣和福岡縣追加到緊急狀態對象中。
5、印度首都宣布第四次延長封城
印度首都新德里首席部長凱杰里瓦爾16日宣布,將新德里目前采取的“封城”措施再延長一周至24日。這是新德里第四次延長“封城”措施。凱杰里瓦爾當天在視頻記者會上表示,目前首都地區新增新冠確診病例數呈下降趨勢。為了防止過去幾天取得的防疫成果毀于一旦,決定將“封城”措施延長至24日凌晨5時。
6、世衛組織:預計新冠疫情的第二年會比第一年致命得多
當地時間14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表示,印度疫情仍然令人擔憂,世衛組織已送去數千臺制氧機、用于移動醫院的帳篷、口罩和其他醫療用品。此外,尼泊爾、斯里蘭卡、越南、柬埔寨、泰國和埃及也都出現了感染和住院的高峰。一些美洲國家的病例仍然很多,上周全球約40%的死亡病例來自美洲地區。譚德塞指出,新冠肺炎已造成超過330萬人死亡,預計新冠疫情的第二年會比第一年致命得多,接種疫苗并采取公共衛生措施是結束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唯一途徑。(央視新聞)
7、沃頓商學院教授:美國通脹率可能飆高到20%
正當全球市場熱火朝天地討論高通脹問題時,沃頓商學院教授Jeremy Siegel發出了一個驚人的警告:美國通脹率在未來兩三年里可能突破20%。貨幣供應量如果再這么高增長下去,美國通脹就會爆表了。但美聯儲卻坐視不理,這在將來可能造成麻煩。
8、美聯儲Mester:政策處于良好狀態
克里夫蘭聯邦儲備銀行行長Mester表示,美聯儲的政策目前處于良好狀態。她還淡化了經濟數據發出的信號,稱隨著經濟重啟,數據將會表現不穩定。“我們實際上正處于經濟復蘇過程中疫苗大范圍接種這個階段的初期,我認為我們必須要等待,要有一點耐心,讓復蘇繼續進行。”
9、IIF:今年首季全球債務水平兩年半來首降
國際金融協會(IIF)周四表示,受發達市場下滑推動,全球第一季債務水平出現兩年半來首次下降,但發展中經濟體的債務水平創下新高。全球債務總額下降1.7萬億美元至289萬億美元,其中金融類債務占了降幅的近一半,而政府負債繼續增加。相比之下,新興市場的債務水平增加了6000億美元,達到超過86萬億美元的歷史新高,盡管前三個季度的增長速度明顯放緩,這是因為新興市場的政府債務增長放緩,主要由于財政約束。
10、半導體危機讓美國無車可賣,北美生產商減產超120萬輛
據媒體報道,現在美國的汽車市場面臨一個巨大的矛盾局面。一方面,美國人對于汽車的需求量正在接近歷史最高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全球性半導體供應不足,導致現在美國汽車經銷商門店里面陳列的汽車數量降至最近幾十年來的最低水平。根據調查公司預計,由于不能充分確保用于安全系統、剎車和引擎的半導體,汽車制造商不得不在北美地區減產超過120萬輛汽車。據統計,到4月末為止,經銷商的店頭庫存(包括預計到達的新車)還不到200萬輛,只有通常的一半左右,是過去30多年來的最低水平。
11、芯片短缺或使今年全球汽車減產390萬輛
艾睿鉑(AlixPartners)預計,半導體芯片短缺預計將使全球汽車行業在2021年損失1100億美元的收入,比該公司1月底預測的606億美元提高了81.5%。預計今年全球汽車產量將減少390萬輛,比其1月底預測的220萬輛多出170萬輛。促使其上調預測的有很多因素,包括日本芯片供應商瑞薩電子工廠火災,以及惡劣天氣對供應鏈的影響。
12、4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3.2%
4月份,全社會用電量636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7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4%;第二產業用電量445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3%;第三產業用電量104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1.3%;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792億千瓦時,同比下降0.9%。 1-4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2558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9.1%。
13、中港協:八大樞紐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15.8%
中港協數據顯示,5月1日至10日,協會監測八大樞紐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15.8%,與上期基本持平。其中,外貿同比增長24.2%,較前期加快。內貿同比小幅回落4%。分港口看,深圳港口同比增速超過60%,廈門港同比增速超過40%,廣州港同比增速超過20%,青島港、上海港同比增速超過10%。
14、前3月城鎮新增就業297萬人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月至3月城鎮新增就業297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27%。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但重點群體就業仍面臨一定壓力。其中,今年高校畢業生總量達909萬人,再創歷史新高,隨著6月份畢業季來臨,青年人就業仍存在較大壓力。
15、三大交易所出手抑制大宗商品過快漲勢
面對大宗商品的過快漲勢,從5月10日開始,國內三大商品交易所聯袂出手,擬通過調整漲跌停板幅度、交易保證金水平等政策,為大宗商品市場降溫。一周之內,包括螺紋鋼、熱軋卷板、甲醇、玻璃、焦煤、焦炭、鐵礦石等在內的商品連續受到監管調控。
16、BDI指數跌至3個多月來低點
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5月14日跌138點或4.5%,報2939點。海岬型船運價指數跌384點或8.4%,報4165點;日當周均獲利減少3182美元至34542美元。巴拿馬型船運價指數跌56點,或1.9%,報2961點;日當周均獲利減少502美元至26652美元。超靈便型船運價指數漲14點,報2297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