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泰媒3月26日報道,泰國農業與合作社部下轄農業經濟辦事處秘書長參塔農表示,2021年第1季度(2021年1月至3月)的農業GDP數據顯示,與2020年同期相比增長1.4%,主要是由于去年下半年降雨量增多,導致水庫和天然水源增加,農民可以種植更多農作物,加上多種農產品價格有上漲趨勢,可激勵農民擴大生產。
此外,政府實施多項政策促進農業發展,例如擴大線上和線下市場的銷售渠道、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農業采取補救和恢復措施,包括推動農業職業發展、推遲償還債務,使農民能持續生產。
今年第1季度農作物產量比去年同期增長3.6%,其中重要農作物有稻米、甘蔗,由于雨水增多,氣候也比去年好,農民可以播種更多農作物。而木薯和飼料玉米,產量也有所增加,因市場需求量增多。榴蓮產量也因去年價格好而增加,促使越來越多的非季節性種植榴蓮,加上有利的氣候條件,榴蓮樹結果也更多,包括2016年的新播種面積于2021年首次產果。此外,鳳梨、橡膠、龍眼的產量都有所增加。不過也有產量下降的農作物,即油棕果,由于2019年的旱災影響油棕樹的完整性,果實減少,導致每萊的平均產量降低。
今年第1季度畜牧業產量比去年同期增長0.5%,由于國內外市場消費需求增加,加上嚴格控制傳染病和標準化農場管理,促使主要的畜牧產品例如雞、豬、雞蛋和生牛奶的產量提高。漁業產量則減少7.3%,由于惡劣天氣,導致進入碼頭的水生動物數量減少,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養殖海蝦的漁民減少。不過淡水魚包括羅非魚和鯰魚的產量有所增長。農業服務增長0.7%,包括土地整理和成果收割,由于種植重要農作物的地區增加。林業增加1.2%,由于桉樹、橡膠樹木材產量增加。
預計2021年的農業GDP將比去年增加1.7-2.7%,所有產業包括農作物、畜牧業、漁業、農業服務和林業,都有增長趨勢。受拉尼娜現象的影響,預計今年的降雨量將比去年多,加上生產和銷售良好管理,保證產品質量達到標準,可促使今年經濟復蘇。盡管看好2021年全年農業經濟前景,但仍需考慮到其他不確定風險因素,包括氣候多變性、油價可能上漲、泰銖可能升值,這些都可能會影響農產品的生產和出口成本。
無論如何,農合部已制定應對這些情況的方針,包括系統化管理水資源,開發農業警報系統,使用生物經濟、循環經濟、綠色經濟的理念,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推動智慧農業,發展高精度農業,并提升農產品質量,推廣共享經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