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拜登新刺激政策呼之欲出 財報季或為美股再添一把火
盡管首日迎來開門黑,但2021年第一周美股仍以歷史新高結束了新年首周的交易,雖然疫情對經濟和就業市場的沖擊日益明顯,民主黨成為參議院多數黨讓投資者預測即將上臺的拜登政府加碼刺激政策的預期不斷強化,市場板塊輪動有所加快。隨著新財報季即將拉開帷幕,近期表現強勁的銀行股能否給市場帶來新動能也值得關注。
2、IMF肯定中國經濟復蘇和結構性改革取得進展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2020年中國采取了有效防控疫情措施,并迅速出臺了宏觀經濟和金融政策支持,經濟持續復蘇,同時結構性改革持續取得進展。
3、中泰(國)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再次展期
經國務院批準,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與泰國銀行(中央銀行)續簽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互換規模為700億元人民幣/3700億泰銖,協議有效期五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中泰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再次展期,將有助于加強兩國金融合作,擴大中泰間本幣使用,促進雙方貿易和投資便利化。
4、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將持續數年
盡管世界銀行已將2020年全球GDP增長的預測從-5.2%上調為-4.3%,以反映早期的復蘇跡象,但由于新冠疫情的持續影響,該機構對2021年的前景預期同時惡化了。新冠疫情使世界經濟脫離了增長軌跡,預計在2022年之前都不會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5、日本首都圈重啟緊急狀態 經濟損失將超萬億日元
日本政府于7日宣布東京、神奈川縣、埼玉縣、千葉縣從8日進入緊急情況狀態,為期1個月。從公布的細則來看,盡管此次緊急狀態的實施不如去年春季,但日媒隨機采訪的多位經濟學家均較為悲觀,紛紛預計,此次緊急狀態也將使日本經濟付出上萬億日元的代價,不排除重回經濟萎縮的狀態,這將直接體現在今年一季度的經濟數據上。
6、日本民意調查:80%的人希望東京奧運會取消或推遲
日本共同社周日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約80%的日本人表示,東京奧運會應該取消或推遲,因為人們越來越擔心全國各地的冠狀病毒病例出現激增。調查發現,35.3%的人希望取消奧運會,44.8%的人支持再次推遲奧運會。日本首相菅義偉周四宣布大東京地區進入緊急狀態,并可能會將這一措施擴大到其他地區。
7、機構評非農:國會可能出臺更多的刺激措施
美國再度惡化的就業形勢料將令拜登政府推出更多的刺激措施以挽救就業和經濟。盡管12月底才通過了9000億美元的援助法案,但分析人士認為,2021年仍有可能出臺超過1萬億美元(相當于GDP的5%左右)的重大財政刺激方案。
8、高盛將今年美國經濟增長預測從5.9%上調至6.4%
在佐治亞州決選之后,高盛提高了美國經濟增長預測。在民主黨包攬白宮和參眾兩院后,可能會在第一季度通過進一步的財政刺激方案,高盛預計總額將達到7500億美元。
9、脫歐協議達成 2021年英國股市大放異彩
富時100指數剛剛經歷了十多年來最嚴重的年跌幅后,迎來了有記錄以來最好的開局。2021年迄今為止,受英國脫歐協議和全球經濟增長樂觀情緒的推動,英國股市已上漲6.4%。
10、分析稱昂貴運費或造成巴西與中國及其他國家之間進出口貿易量降低
從巴西各地港口來看,運費情況不盡相同,但都保持上漲趨勢。比如巴西北部港口在疫情前,與中國之間每個集裝箱運輸價格一般為2500美元左右(約合16250元人民幣),但截至去年12月,價格上升了4倍,達到了10000美元(約合65000元人民幣)。另據預測,2021年1月,巴西及拉美最大港口桑托斯港與中國間的集裝箱運費可能也將超過10000美元。當地經濟分析人士認為,目前昂貴的運費或造成巴西與中國及其他國家之間進出口貿易量的降低。
11、受疫情影響 南美地區海運航線運費明顯上升
據國際海運比價平臺近日發布的信息,由于疫情影響,南美洲多國因產能不足而依賴進口,但運量增加出現的集裝箱短缺推高了該區域海運航線的運輸費用。數據顯示,2020年,作為南美多國的主要進口國,中國向該地區運輸的主要渠道巴拿馬運河航線運費明顯上升,在6月至9月間,每20英尺標準集裝箱(TEU)運輸價格上漲了291%。而中國與該地區主要進口目的地巴西之間的運費上漲趨勢同樣明顯。
12、促消費政策加力 2021年汽車市場有望正增長
汽車促消費政策持續加力。在近期商務部等12部門聯合出臺促進汽車消費政策后,天津等地陸續出臺了新的促汽車消費措施。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計,2021年中國汽車市場將小幅正增長,汽車銷量預計將達到2630萬輛,同比增長預計在4%左右;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很可能超過30%,達到180萬輛。
13、全國70個城市汽車保有量超過100萬輛
目前,全國有70個城市的汽車保有量超過百萬輛,同比增加4個城市,31個城市超200萬輛,13個城市超300萬輛,其中北京、成都、重慶超過500萬輛,蘇州、上海、鄭州超過400萬輛,西安、武漢、深圳、東莞、天津、青島、石家莊等7個城市超過300萬輛。
14、2021全年油價調整時間表出爐
“中國石化”微信公眾號1月10日公布2021年油價調整時間表。成品油油價調整時間為10個工作日一次,2021年油價將調整25次,日期分別為1月15日;1月29日;2月18日;3月3日;3月17日;3月31日;4月15日;4月28日;5月14日;5月28日;6月11日;6月28日;7月12日;7月26日;8月9日;8月23日;9月6日;9月18日;10月9日;10月22日;11月5日;11月19日;12月3日;12月17日;12月31日。
15、國家能源局:將加強電力監測 動態掌握供需情況
國家能源局電力安全監管司司長童光毅稱,近期,受嚴寒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華北、華中、東北、西北地區晚間最大負荷均創歷史新高。對此,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會同有關單位密切監測預警,加大資源調配力度,通過跨區跨省電力支援等措施,保證了全國供需總體平衡。同時,持續關注存煤量低于7天的電廠,確保電煤供應和機組運行穩定。目前,部分區域、部分時段仍存在保供壓力,但總體能夠保證民眾用電需求。
16、國家電網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
國家電網公司表示,近日,華北、華中、東北、西北等4個區域電網,北京、天津、上海、江蘇、安徽、江西、遼寧、吉林、黑龍江、陜西、寧夏等11個省級電網負荷創歷史新高。1月7日,國家電網經營區最高負荷達到9.60億千瓦,日發受電量達到201.91億千瓦時,均創歷史新高
17、河南省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較去年冬季增長22.7%
受寒潮天氣以及“煤改電”帶來的負荷集中釋放等多重因素影響,河南省用電負荷快速攀升,1月7日,河南省網最高用電負荷達6515萬千瓦,創歷史新高,較去年冬季最高負荷增加1205萬千瓦、增長22.7%,這是該省歷史上首次在冬季創出用電最高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