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財政部:將對883項商品實施低于最惠國稅率
財政部:為統籌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不斷提高供給質量和水平,促進國民經濟良性循環,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將對883項商品實施低于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
2、經濟參考報:2021年主要央行將延續超寬松政策
2020年主要央行議息已經收官。今年以來全球主要央行的貨幣寬松規模史無前例。以美聯儲為代表的各大央行年內最后一次議息會議更是透露出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寬松主基調將貫穿明年,并將持續相當一段時間。未來主要央行貨幣政策正常化的來臨尚需時日。
3、世行報告稱中國經濟復蘇步伐加快
23日,世界銀行發布《中國經濟簡報:從復蘇走向再平衡》。簡報預測中國2020年經濟增速放緩至2%,2021年隨著消費者和企業信心增強以及勞動力市場狀況改善,經濟活動擴大到私人投資和消費,增速將回升至7.9%。同時,簡報表示,即使中國GDP到2021年能夠恢復到疫情前水平,但預計外部環境仍將充滿挑戰且高度不確定。克服近期的不確定性需要一個動態政策框架,以便根據中國和世界其他地區的復蘇速度適時調整。
4、日本11月機床訂單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中國訂單同比倍增
日本工作機械工業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日本11月機床訂單同比增長8.6%,達886億日元,恢復至新冠疫情擴大之前的水平。其中,來自中國的訂單達到238億日元,是上年同期兩倍,連續6個月同比增長。
5、歐洲研究機構:第二波疫情打斷歐元區復蘇
德國、意大利和瑞士三國權威研究機構聯合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歐元區經濟今年三季度出現強勁反彈后,四季度由于第二波疫情下實施新的封鎖措施而再度陷入衰退。報告預計,今年全年歐元區經濟同比預計將出現7.3%的衰退。報告表示,歐元區從11月以來為遏制疫情所采取的新措施導致經濟活動放緩。而接下來數月內,防疫措施料將繼續阻礙歐元區經濟復蘇的進程,尤其以服務業為甚。報告認為,考慮到多個歐盟國家新增新冠確診人數仍十分高,歐元區經濟前景仍面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
6、英國脫歐貿易協議框架已經達成 正研究敲定協議措辭
經過近10個月時常引發擔憂的談判后,英國與歐盟已經達成脫歐后貿易協議框架,目前正在敲定協議措辭。官員稱,談判代表正在對協議做收尾工作。其他人則謹慎表示,協議尚未敲定,若有任何關于達成協議的消息宣布,都可能還要幾小時后。英鎊兌美元一度上漲1.6%至1.3571美元,為一周多來最大日內漲幅。
7、特朗普抨擊國會通過的刺激法案 華爾街并不擔心
分析師稱,投資者不必擔心特朗普周二對國會紓困法案的抨擊,因為他只能使該法案出臺延遲一個月左右,而且他的批評還可能提高法案中的個人補助金額。分析預計若特朗普動用否決權,極可能被國會推翻,因為國會兩院都以足以推翻否決權的多數票通過了該法案。
8、機構評美國至12月19日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
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三周來首次下降,但仍保持較高水平,而11月消費者收入和支出下降幅度超出預期,凸顯了新冠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根據美國勞工部周三公布的數據,在截至12月19日當周,各州常規失業福利計劃之下的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減少了8.9萬人,降至80.3萬人,經濟學家的預測中值為88萬人。在未經修正的基礎上,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減少約7.3萬人。
9、日本汽車行業遭受新冠疫情重創
在日本發生新冠疫情和經濟衰退之后,汽車出口在4月份腰斬,達到約168000輛的低點,然后在10月份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本土汽車銷售恢復情況不佳,在10月和11月再次下降。由于該國正在與新一波疫情作斗爭,因此產量和出口數量仍可能再次下降。豐田汽車預計其年度營業利潤將下降80%,三菱汽車公司預計降幅將達到89%。
10、乘聯會:12月前三周乘用車零售為日均5.4萬輛
乘聯會表示,12月前三周乘用車零售為日均5.4萬輛,同比增長25%,同比增速較強。12月的車市零售表現較強。較強的原因是去年的年末壓力特別大,因此月初偏低。今年是很多經銷商沒有銷量壓力,而北京等地消費者購車是剛需,價格平穩回升,月初銷量就好了很多。
11、截至11月底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業務規模合計16.92萬億元
中基協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底,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業務規模合計16.92萬億元(不含社保基金、企業年金以及證券公司大集合),較上月底減少1923億元,減幅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