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匯局:預期我國外匯市場將呈現基本穩定、雙向波動格局
中國11月外匯儲備31785億美元,前值31280億美元,預期31500億美元。國家外匯局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11月,我國外匯市場運行穩健,市場預期保持穩定,跨境資金流動總體均衡。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不穩定不確定性明顯增強,國際金融市場風險挑戰顯著增多。預期未來我國外匯市場將呈現基本穩定、雙向波動的格局。
2、德國10月工業產出環比上升
德國聯邦統計局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經價格、季節和工作日調整后,今年10月德國工業產出環比上升3.2%,同比下降3.0%。數據顯示,除能源和建筑業外,德國10月工業產出環比上升3.3%。當月,能源業產出環比上升4.0%,建筑業產出環比上升1.6%。此外,德國聯邦統計局將9月工業產出環比增幅向上修正為2.3%。
3、英歐聯合聲明:雙方將親自會面推動談判
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計劃在未來幾天親自見面,以推動脫歐后貿易協議的談判。兩位領導人周一對話后在一份聯合聲明中稱:“由于三個關鍵問題仍然存在重大分歧,我們還沒實現達成最終協議所需的條件。
4、美國長期失業率繼續上升
據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將近400萬美國人失業了27周或更長時間,這表明春季失去工作的人們再次找到工作有多么困難。如圖所示,在美國,逾三分之一的失業者已經失業至少27周,而疫情前該比例為20%。
5、伊朗總統欲增加原油出口 未來三個月是關鍵
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他已要求伊朗石油部采取一切必要舉措,在“接下來3個月內”做好增加原油產量和出口量準備。魯哈尼說,美國總統特朗普退出伊核問題全面協議前,伊朗日均出口原油超過200萬桶。據報道,伊朗2018年單日原油出口一度達到280萬桶,目前則低于30萬桶。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競選時曾表示將重回伊核協議。
6、日本央行成日本股市最大股東 持倉逾4300億美元
據日生基礎研究所估計,日本央行首次超越日本政府養老投資基金(GPIF),成為日本股市最大持股者。今年新冠大流行期間,日本央行為支撐股市大量買入ETF基金,加上隨后的市值上漲,推動該行持有的股票投資組合在11月底達到45.1萬億日元(約4340億美元),超過GPIF的44.8萬億日元。
7、“三駕馬車”動力增強,經濟復蘇力度料超預期
在11月主要宏觀經濟數據出爐前夕,密集發布的一系列先行指標和高頻數據顯著上行,彰顯供需兩旺勢頭延續,“三駕馬車”動力增強,經濟復蘇力度料超預期。業內表示,隨著宏觀政策更快落地見效,四季度GDP增速有望達到5.5%以上,全年經濟實現正增長幾無懸念。
8、海關總署:中國外貿連續三個月正增長
今年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1.8%。這是繼1至9月外貿進出口累計增速年內首次轉正以來,連續第三個月保持正增長。其中,出口16.13萬億元,增長3.7%;進口12.91萬億元,下降0.5%;貿易順差3.22萬億元,增加24.6%。按美元計價,前11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4.17萬億美元,增長0.6%。其中,出口2.31萬億美元,增長2.5%;進口1.86萬億美元,下降1.6%;貿易順差4599.2億美元,增加23%。
9、11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3.09萬億元 增長7.8%
海關總署消息,11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3.09萬億元,增長7.8%。其中,出口1.8萬億元,增長14.9%;進口1.29萬億元,下降0.8%;貿易順差5071億元,增加92.6%。前11個月,美國為我第三大貿易伙伴,中美貿易總值為3.65萬億元,增長6.9%,占我外貿總值的12.6%。其中,對美國出口2.82萬億元,增長6.9%;自美國進口8233.2億元,增長7.2%;對美貿易順差2萬億元,增加6.8%。
10、汽車消費持續攀升 多家車企11月銷售同比大增
在國家政策持續力挺,以及車企年底大幅讓利等因素影響下,國內汽車消費大幅提振。12月7日晚間,長城汽車、長安汽車、廣汽集團、吉利汽車、曙光股份等多家車企披露11月汽車銷售成績單,清一色實現同比正增長,甚至有公司銷量翻倍。
11、三家商品期交所修訂風險控制管理辦法
12月7日,鄭商所公布風險控制管理辦法修訂案,對期貨交易過程中的異常情形及交易所可采取的緊急措施進行細化完善。當日,上期所及其子公司上期能源、大商所也公布了風險控制管理辦法(細則)修正案,對期貨交易過程中的異常情形及可采取的緊急措施進行了細化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