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商業部國際貿易談判廳指出,泰國-歐盟自由貿易協定(FTA)的研究報告已完成,若全面減免進口關稅可望刺激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加1.28% ,推動泰國對歐盟出口增長2160億銖或2.83%,農民收入估提高1.1%,促使27萬人脫離貧困問題,但是藥物專利及植物品種方面存在挑戰。廳方將向副總理及商業部長朱林匯報,然后提交國際貿易政策委員會及內閣審批。
泰國國際貿易談判廳長奧拉蒙女士透露,由未來發展研究機構(IFD)進行的泰國-歐盟自由貿易協定研究報告已完成,相關報告已在廳方官網(www.dtn.go.th)公布。廳方將向朱林匯報研究報告、公聽會結果及談判框架,然后將依次呈上國際貿易政策委員會及內閣審批,預期可在2021年初開始進行談判。
研究指出,如果泰國與歐盟27國達成自由貿易協定及全面減免進口關稅,預期將刺激泰國GDP每年增加2050億銖或1.28%,推動泰國對歐盟出口每年提升2160億銖或2.83%,泰國從歐盟進口增加2090億銖或2.81%。該協定將使泰國商品更易打入歐盟市場,例如汽車零組件、電子零配件、紡織品、食品、化學品、橡膠及塑膠等。
服務業方面,預期自由貿易協定將打開商品運輸、金融及保險、海運等重要服務業,有助降低工業生產成本,支持泰國GDP增加8010億銖或5%。同時,泰國-歐盟自由貿易協定還有助提升泰國社會水準,協助27萬人脫離貧困問題,農民收入可望提升1.1%,使貧富差距減少0.07%。
不過,自由貿易協定也存在多方面的挑戰,比如智慧財產保護、藥物專利、植物品種保護及國際勞工組織(ILO)的勞工保障標準等,恐使泰國醫藥及植物種子等支出增加,但是將換來農民收入提升及農業產能上升等機會。
根據泰國商業部統計數據,累計今年首10個月的泰國對歐盟的商品出口總值達171億387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比較降低13.76%。首3大重要出口商品依次為電腦設備及零配件達22億3288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7.3%;其次是珠寶及首飾約10億2623萬美元,與去年同期比較萎縮25.36%;以及橡膠制品的9億9415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