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秘書長:預計全球經濟2022年后才能恢復至危機前水平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秘書長林建華在國際金融論壇第17屆全球年會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經濟前景面臨高度不確定性,經濟脆弱性大幅上升,勞動力市場有待修復,全球經濟體收入差異增大。數據顯示,全球勞動時間下降14%,全球經濟要恢復到危機前水平至少要在2022年后。
2、G20峰會將為全球復蘇開藥方
據“二十國集團”(G20)在沙特阿拉伯主辦的峰會前發布的一份報告稱,今年為應對新冠疫情,G20已經投入11萬億美元用于經濟復蘇舉措。G20稱,用于幫助各國應對新冠疫情的這筆資金相當于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兩倍多。
3、G20發表聯合公報
G20聯合公報:G20領導人承諾引領世界進入強勁、可持續、平衡和包容的后疫情時代。G20將不遺余力地保護生命,重點關注最弱勢群體并為其提供支持,恢復經濟增長,保護和創造就業。在所有法律、監管和監督要求得到充分滿足之前,任何所謂的“全球穩定幣”都不應該開始運作。G20集團贊揚了日本于2021年主辦東京奧運會的堅定決心。
4、德國計劃在2021年新增1900億美元債務
三位知情人士周日表示,德國財政部長肖爾茨計劃在2021年新增至少1600億歐元(合1900億美元)的債務,以期盡力減少冠狀病毒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這比肖爾茨最初預計的明年960億歐元至少高出640億歐元。預算草案顯示,在新增債務中,395億歐元將用于支持業務受到冠狀病毒危機沖擊的企業。大約有27億歐元可用來支付疫苗。
5、馬克龍在G20峰會呼吁全球協調一致應對疫情
法國總統馬克龍當地時間21日在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上發表視頻致辭,呼吁全球協調一致應對疫情。馬克龍在致辭中表示,當前的衛生危機是對二十國集團的考驗;在抗擊疫情方面如果想要取得成效,就需要采取全球性的共同應對措施。
6、加拿大與英國達成貿易延續性協議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與英國首相約翰遜當地時間21日上午通過視頻會議共同宣布,達成兩國《加英貿易延續性協議》(Canada-U.K. Trade Continuity Agreement)。加拿大與歐盟已經簽署過全面經濟貿易協議(CETA),但是英國將于今年12月31日后完成脫歐,因此雙方需要一個新的貿易協議來替代目前與歐盟的協議,避免雙方相互征收關稅。不過,由于時間緊迫,雙方只是達成了一個臨時協議,正式協議還要從明年開始繼續談判。
7、外媒:歐美經濟活動因疫情卷土重來再次中斷
日媒稱,全球經濟再次陷入停滯的信號已經愈發明確。日美歐的實際增長率雖然在第三季度迅速回升,但從最新的數據看,增長勢頭鈍化的趨勢已經足夠明顯。雖然存在股市上揚和上調企業業績預期等積極動向,但新冠肺炎的蔓延速度正在以遠超春季的速度推進。人員流動再次放緩,正在給經濟前景蒙上陰影。
8、日本擬暫停鼓勵消費政策
日本政府21日晚些時候在首相官邸召開新冠病毒對策總部會議。首相菅義偉會后宣布,政府將暫停以疫情快速蔓延地區為目的地的旅行補貼政策,同時將要求都道府縣知事考慮停止發放餐飲優惠券。
9、韓政府決定上調首都圈防疫響應級別至2級
韓國政府22日開會決定從24日起把首都圈和西南部湖南地區(全羅道)的防疫響應級別分別上調至2級和1.5級。響應時間持續到12月7日24時。1.5級階段,夜店、部分酒吧等五種重點管理設施的顧客人數被限制在每4平方米1人,但在2級階段,有關設施被禁止營業。咖啡廳全面禁止堂食,只允許外帶。
10、經參:利好政策加速汽車市場回暖
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分析認為,近期國內主營及地方煉廠開工負荷維持高位,成品油資源供應較為充裕,與此同時,當前國外疫情形勢嚴峻,成品油出口難度不減,導致汽油供需矛盾仍較突出。受政策利好支撐,我國汽車行業景氣指數將繼續上升,預計2021年,國內汽車銷量增速有望達兩位數以上增長,因此將加速汽油市場消費,供需矛盾尖銳局面或一定程度上得以改善。
11、廣州期貨交易所年內有望掛牌運營
證監會廣州期貨交易所籌備組召開了多次工作會議,計劃廣州期貨交易所年內掛牌運營,這意味著,今年年內或將迎來中國內地第五家期貨交易所。廣州期貨交易所將采用公司制,由其他幾家期貨交易所共同出資設立。
12、橡膠行業將迎發展規劃綱要 當前下游需求旺盛
第二十一屆全國橡膠工業信息發布會將于本月24日至26日召開。據悉,《橡膠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屆時將正式公開。我國是汽車保有量大國,對橡膠原料需求較大,目前仍有較大部分需要進口。近階段,在汽車市場持續回暖的帶動下,我國輪胎配套市場表現較好。上期所最新公布了截至11月20日一周的大宗商品庫存情況,天然橡膠庫存14.2萬噸,環比減少11.9萬噸,降幅達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