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合組織數據顯示,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持續產生影響
中國是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從疫情損失中反彈的經濟體,三季度GDP同比增長4.9%。多數歐洲經濟體三季度GDP蒙受巨大損失,西班牙、葡萄牙、捷克和奧地利受影響最大。美國盡管季度環比反彈,但三季度GDP增長仍比去年同期低近3%。印度是二季度GDP損失最大的經合組織國家之一,預計該國將在報告三季度數據時繼續保持這一趨勢。
2、印度將實施新一輪總額達20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措施
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將很快宣布新一輪總額達20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措施。印度財政部長西塔拉曼此前曾表示,對實施新一輪財政刺激持開放態度。印度財政部下屬的經濟事務部相關負責人數天前曾表示,新的經濟刺激計劃正在和相關部門討論中。
3、德國出口連續5個月增長
周一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德國9月的出口連續第五個月增長。中國引領了需求的復蘇,與此同時,許多亞洲經濟體已將新冠病毒疫情甩在身后。德國聯邦統計局發布經季節性調整的數據時指出,9月出口環比增長2.3%,而8月增長2.4%。
4、歐元區預算支持規模可能需要擴大
歐洲央行管委諾特表示,由于第二波新冠疫情期間央行救助的影響有限,可能需要加大對疲弱的歐元區經濟的預算支持。貨幣政策在支持經濟前景方面的最好成效就是能夠繼續中和緊縮影響,否則疫情將導致疫情大流行前已高度寬松的金融環境趨緊。財政政策必須先行,可能需要擴大財政支持規模,以緩解新限制措施的影響。鑒于歐元區可能在第四季再度陷入衰退,歐洲央行已經明確表示12月政策會議將推出更多刺激措施,只待敲定方案的一些細節。
5、日本擬延長針對大型活動的限制措施
據日媒11日報道,為遏制新冠疫情進一步擴散,日本政府此前針對職業棒球賽等活動,出臺了限制措施。該措施的原定截止期限為11月底,但考慮到新冠感染者有所增加等情況,日本政府打算延長到2021年2月底,目前已開始進行協調。
6、韓國政府智庫下調明年經濟增長預期至3.1%
韓國開發研究院(KDI)周三將2021年韓國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的3.5%下調至3.1%,認為韓國經濟明年也很難擺脫新冠疫情的影響。該機構還將2021年韓國民生消費增長預期從2.7%下調至2.4%,將出口預期從3.4%下調至3.1%,并預測居民消費價格增幅為0.7%。
7、防疫封鎖再度蔓延 OPEC下調其原油的需求預測
OPEC表示,即使宣布疫苗方面有突破,疫情效應明年也將持續。最新月度報告稱:“石油需求的復蘇將受到嚴重阻礙,運輸和工業燃料需求的疲軟現在預計將持續到2021年中期。”相比于上一份報告,該組織將本季度需要供應的原油量預測下調了96萬桶,至2651萬桶/日。之前兩個月已經大幅下調了預測。
8、歐佩克+談判正聚焦于把原油增產推遲3-6個月
數名歐佩克+代表稱,目前歐佩克+談判正聚焦于將原定于明年開始的石油增產計劃推遲三至六個月。沙特和俄羅斯此前已經公開表示,由于疫情反彈打擊了燃料需求,它們正考慮是否要推遲原定于明年1月份的增產。俄羅斯和歐佩克領導人甚至提出了進一步加大減產的選項,但一名代表稱,該想法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的到其他成員國的廣泛支持。
9、國家發改委:中國經濟成為全球經濟增長主要動力源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唐登杰11日晚在2020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2019年中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的比重達到16.3%,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將突破100萬億元,在世界經濟增速大幅下滑、主要經濟體普遍低迷的情況下,中國經濟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
10、中國10月份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2.5%
10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5.2萬輛和257.3萬輛,環比分別增長0.9%和0.1%,同比分別增長11.0%和12.5%。截至本月,汽車產銷已連續7個月呈現增長,其中銷量已連續六個月增速保持在10%以上。1-10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951.9萬輛和1969.9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6%和4.7%,降幅較1-9月分別繼續收窄2.1和2.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