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臺灣五大輪胎生產商正新橡膠、建大輪胎、南港輪胎、泰豐輪胎、華豐橡膠公布了2020年二季度以及上半年財報。財報數據顯示,五家企業二季度均實現扭虧為盈。
1、正新橡膠
二季度該公司營業收入同比減少22.6%至52億元,半年總計營收同比減少24.75%至130.5億元;二季度營業毛利同比減少23.1%至12.1億元,半年總計營業毛利同比減少30.45%至20.45億元;二季度稅后凈利同比增長33.4%至5.3億元,半年總計稅后凈利同比減少89.97%至0.65億元。
受新冠疫情影響,第一季度結束時,該公司凈利潤出現了較大程度虧損。但在第二季度時,便扭虧為盈,增長幅度甚至創近4年來新高。業內人士分析,這主要是由于正新在第二季度產能恢復迅速,市場響應快,在國內和海外市場搶占了先機。正新和瑪吉斯品牌在今年上半年還采取了多次爆款秒殺活動,在讓利門店的同時也促進了銷量。
此外,從財務數據可以看出,正新上半年的管理、研發、推銷費用方面比去年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削減,這也是正新降本增效,重新盈利的重要原因。
該公司表示,隨著環境和情況的變化,正新對下半年的預期也在發生改變。對于下半年的運營情況,公司已從先前的較為保守轉為謹慎樂觀。7月正新營業收入已達到人民幣21億元,單月營收增長率,創下今年新高。
2、建大輪胎
二季度該公司營業收入環比增13.32%至17.2億元;毛利率達23%,環比增長5%,同比增長2%;稅后凈利潤為1.1億元,較上一季度轉盈。上半年該公司營業收入32.3億元。
該公司表示,今年二季度,受到歐美疫情蔓延影響,輪胎企業的營收普遍下滑。但原材料下降,加上歐美自行車胎市場火爆,公司營運未受明顯沖擊。自5月歐美市場逐步解封后,營收也正逐步恢復。另外,隨著其越南、印尼工廠產能陸續恢復,預計第三季度業績將優于第二季度。
3、南港輪胎
上半年該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8.6%至9.8億元;毛利潤同比下降31%至1.19億元;營業利潤同比下降46%至5787萬元;凈利潤同比下降25%至1.05億元。
該公司第一季度企業凈利潤虧損3000萬元人民幣,而第二季度結束后,企業憑借自身強大實力,實現扭虧為盈。
南港輪胎創立于1929年,是中國臺灣知名的輪胎生產商。該公司輪胎的主要業務區域為美洲和歐洲,上半年這個兩個地區銷售額分別為18.69億元新臺幣和10.1億元新臺幣。
目前,該公司正大量收購泰豐輪胎股權,并已取得一個董事席位。
4、泰豐輪胎
上半年該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8.1%至24.29億元新臺幣;毛利潤同比增33.3%至4.8億元新臺幣;營業利潤3564萬新臺幣,去年同期為虧損1.8億元新臺幣;凈利潤215萬新臺幣,去年同期為虧損2.1億元新臺幣。
泰豐輪胎以代工生產及強化飛德勒高端產品銷售兩種模式,作為提升業績的雙引擎,不但致力于提升高技術門檻,高毛利輕卡以及競技跑車類輪胎銷量,并擴大了觀音新廠二期工程,以提高產能及調整產品結構。該公司飛德勒產品在北美市場潛力巨大,因此積極布局北美分公司,擴大產品通路,并取得了不錯成果。
5、華豐橡膠
上半年該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5.1%至21.19億元新臺幣;毛利潤同比下降2.3%至4.2億元新臺幣;營業利潤同比增加26.7至1.9億元新臺幣;凈利潤大增至7650萬新臺幣,去年同期為571萬新臺幣。
華豐橡膠主要市場在美國和泰國。輪胎業務包含自行車胎,機車胎,汽車胎,其中機車胎是主力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