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區制造業持續乏力。歐元區及其主要經濟體7月1日公布了6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6月歐元區制造業PMI為47.6,不及前值47.7及預期47.8,這是歐元區制造業連續第5個月惡化,歐元區經濟“火車頭”德國6月的制造業PMI則仍低于榮枯線。
具體數據顯示,德國6月制造業PMI為45.0,盡管略優于前值44.3,也是近四個月以來的最高值,但仍低于榮枯線。IHS Markit分析稱,德國的外部需求疲軟和汽車行業增長放緩繼續拖累訂單量,進而導致產出和就業下降。
Ifo經濟研究所預測部主任Timo Wollmersh?user此前表示,“德國制造業疲軟的一個原因是全球工業周期的冷卻,包括英國脫歐在內的不確定性都對德國近期數據產生負面影響。”
歐元區其他主要經濟體的表現也十分黯淡:法國6月制造業PMI報51.9,高于前值50.6,是9個月以來的最高點,但略不及預期52.0;意大利制造業在6月持續低迷,PMI報48.4,相比前值降低1.3個點,新訂單量連續11個月下跌;西班牙6月制造業更是創造了2013年5月以來的最低值,PMI指數報47.9,時隔三個月再次跌破榮枯線,相比預測值50.4和前值50.1,都下降至少2個點;荷蘭整體商業環境低迷,6月制造業PMI50.7,為六年來最差表現。
IHS Markit經濟學家Joe Hayes表示,截至6月的3個月內,歐元區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僅增長0.2%,緩慢的貿易流通速度和較疲軟的全球經濟背景仍在繼續打擊歐洲制造企業。
此外,剛剛公布的英國6月制造業PMI報48,相比前值49.4大幅下跌,遠低于預測值49.5,這是該數據自今年3月以來連續三個月下滑。有分析認為,英國新首相人選將在7月下旬揭曉,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束縛了政策制定者刺激需求或安撫市場情緒的行動。今年第一季度時,大量英國制造業公司為避免在3月底遭遇無協議脫歐的風險,選擇囤積貨物和零件,推動了工業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