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關總署統計了今年一季度我國汽車進口量。數據顯示,1-3月汽車進口總量為23.5萬輛,同比降低15.9%,總價值達724億元,同比下降10.6%。一季度進口的汽車均價為每輛30.8萬元,同比漲6.3%。
從主要進口來源地看,自歐盟進口的汽車為11萬輛,同比減少20.6%;自日本進口的汽車為6.6萬輛,同比減少12.8%;自美國進口的汽車為5.2萬輛,降幅從去年同期的17%收窄至2.1%。總體拉看,我國汽車的進口地主要來自歐盟,占比約46.7%;來自美國的進口車占總進口量的22%;來自日本的進口車占28.1%。
海關總署分析,第一季度我國汽車進口量減少的原因主要是國內汽車銷量下滑。此外,自2019年1月1日起,我國對原產美國的汽車及零部件暫停加征關稅3個月,且4月1日起繼續暫停加征關稅。這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中美貿易緊張局面,所以來自美國的進口車出現了回暖。其中,3月我國自美國進口汽車2.7萬輛,同比由此前連續7個月進口量減少轉為增加58%,創下2017年7月份以來新高。
不過,中美貿易關系向好的局勢并沒有持續。5月10日,中美雙方第十一輪磋商結束,美國從5月10日起針對中國2000億美元商品上調關稅,而中國則在5月13日宣布將于6月1日起對美國600億美元商品上調關稅。由此來看,雖然海關總署尚未公布4、5月汽車進口量,但目前預計因受中美貿易摩擦和中國國內市場依舊下滑的雙重影響,二季度進口量仍將持續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