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球汽車銷量在經歷了十余年的增長之后開始放緩,汽車制造商們正試圖通過裁員的方式來應對更進一步的低迷狀態。在過去六個月的時間里,中國、英國、德國、加拿大和美國等國家的車企至少已經宣布裁員38,000人。
這可能還只是個開始。戴姆勒集團剛剛離任的首席執行官蔡澈(Dieter Zetsche)于5月22日表示,未來集團將進行大規模的成本削減,以應對前所未有的行業動蕩。美國美林銀行分析師John Murphy在底特律的一個論壇上表示,“汽車行業正面臨我們認為將出現的嚴重衰退,中國車市的下滑尤其令人意外。”
汽車制造商們正在全球范圍內削減生產班次或關閉工廠,但這遠不是終點。最近的幾輪裁員也針對受薪工人,這反映出全球最大的兩個汽車市場(中國和美國)的銷量疲軟,以及主要的一些汽車公司正朝著電動和自動駕駛汽車的未來發展。福特汽車5月20日表示,將削減7000個工作崗位,大約占其全球白領工人的10%。
以下是過去六個月國際一些主要車企宣布的裁員計劃: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Adam Jonas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全球汽車公司都在考慮這樣一種情況,即全球生產下行的可能性要大于上行。” Jonas還稱,對福特來說,裁員可能還沒有結束。如果福特不削減其他成本,營收下降5%將需要再削減2.3萬個工作崗位。
2018年,全球輕型汽車銷量下降0.5%至9,480萬輛。LMC Automotive表示,這是自2009年以來全球輕型汽車銷量首次出現年度下滑。摩根士丹利1月份預計今年汽車銷量將再下降0.3%,但中國車市的下滑速度快于預期可能會對銷量產生更大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