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全球經濟一體化已是大勢所趨,為提升自身綜合競爭力,各國都在大力發展本國經濟。隨著2018年已進入第四季度,全球各國的經濟發展情況又如何呢?作為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的美國和中國又表現如何呢?
2018年,美國GDP總量或超20萬億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18年,美國GDP總量將突破20萬億美元,有望成為全球首個突破20萬億美元的國家。
自2018年以來,美國經濟增長強勁。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美國GDP增速達3.5%,10月失業率也創下歷史地位。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三季度中美國的GDP增速都保持在3%以上。
回顧2017年,美國GDP總量高達19.39萬億美元,其中農業占比0.89%,工業占比19.06%,而第三產業占比高達80%。也就是說,在GDP總量中,第三產業占大頭,是美國GDP增長的最大推動力。為了推動經濟增長,美國或許還是要從第三產業“下手”。
注:GDP總值,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在某一指定地區合法產出的所有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總和。按照產業劃分,則分為第一產業農業,第二產業工業和第三產業服務業,而第三產業在發達國家GDP中所占比例是最大的。
別忘了美國債務和財政赤字
雖然美國GDP總量排在世界第一,但別忘了美國債務和財政赤字。隨著這兩個數據越來越大,美國經濟或許已經“深受其害”了。
美國債務
據美國最新的統計數據,截止到2018財年,美國的債務增加了1.2萬億美元,達到了21.52萬億美元,創下美國自建國以來的最高水平。尤其是特朗普上臺后,美國債務正以3.8萬美元/秒的速度增加,恐怕美國的GDP總量都拯救不了美國的債務總量。
美國財政赤字
根據美國預算辦公室(CBO)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截至今年9月30日結束的2018財年,美國政府財政赤字較去年同期擴大17%至7790億美元,創下6年以來的新高。該機構預計這一數字還要增長,到2019年將達9730億美元,2020年則超1萬億美元。
也就是說,即使美國GDP總量排名第一也沒用,美國的經濟遲早會被巨額債務與財政赤字拖垮的。
那中國呢?
當然,與美國的20萬億美元相比,中國目前的GDP總量還是有所差距的。在IMF預測下,2018年,中國GDP總量將達到了13.46萬億美元,首次突破13萬美元。但按照中國當前的經濟增速,大概在2030年前后,中國GDP總量有望超過美國而成為全球第一。
實際上,從發展勢頭上看,我國的經濟增速還是可觀的,中國經濟還是有希望創造奇跡的:
首先,2008年,我國的GDP總量只達到美國的31.28%,到2017年,我國GDP總量就提高到了美國的63%左右。其次,2012年-2017年中國GDP名義增速平均為9.15%,美國GDP名義增速平均值為3.77%;最后,中國只用了40年就使人均GDP從1978的155美元到去年的8800美元,翻了50多倍!
不過,中國超越美國也不是那么容易可以實現的,畢竟美國除了GDP總量,還有不少優勢:國際化程度高、高端制造業強勁以及高等教育強大。也就是說,如果中國想要超過美國,或許還得從這三個方面來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