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或修改“匯率操縱”判定標準
當地時間10月21日,據彭博社報道,美國財 長姆努欽當天表示,對美國修改“匯率操縱”國的認定標準持開放態度。報道稱,特朗普可能因此有機會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
姆努欽稱:“我們可能會在某個時候考慮是否應該改變標準,我們一直在關注這些事情。”姆努欽現在正考慮兩種辦法:
一是當一國并不符合美國《2015年貿易便捷貿易促進法》中匯率操縱國的具體標準時,使用《1988年匯率和國際經濟政策協調法》中的廣泛定義來認定;
二是改變判斷一個國家是否存在競爭性貨幣貶值的標準。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根據《1988年匯率和國際經濟政策協調法》,美國財 政部每半年向國 會提交一份外匯報告,一旦某國或地區被認定為“匯率操縱”,國 會將通過決議對該國實行懲 罰性措施。
美國上周報告并未把中國列入“匯率操縱”
上周三(10月17日),美國財 政部公布了半年度匯率政策報告。未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即認為中國沒有操縱匯率以獲取不公平貿易優勢。但仍將中國、德國、印度、日本、韓國和瑞士六國列入匯率監測名單。
路透社當日評論稱,此舉表明美國政 府保持了克制,有助于避免進一步加劇兩國貿 易摩 擦。
彭博社12日曾援引兩名知情人士的話稱,在匯率報告發布前,特朗普曾多次私下向財 長姆努欽施壓,要求他宣布中國為“匯率操縱”國,但財 政部官員找不到證據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
實際上,早在特朗普在參加總 統競 選時就曾放話,要在他上任“第一天”就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但至今,他還沒能正式做到。
而如今,美財 長又突然轉向,想重新制定匯率操縱標準,這背后是否再次受到特朗普的壓力暫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美國一直以來就對中國的匯率政策抱有不滿。
中國從來都不符合美國認定的“標準”
當前,美國參考認定“匯率操縱”的3大指標包括:1、該經濟體對美國擁有超過20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2、該經濟體經常賬戶順差占國內GDP的比重超過3%;3、該經濟體對本國匯率存在持續的、單邊的干預。
中國只滿足了第1條——過去12個月平均對美國貿易順差為292億美元;對于經常賬戶順差,過去十年內,中國經常賬戶順差持續下降,今年一季度甚至還出現了罕見的經常賬戶逆差現象(-1.09%)。近三年來,經常項目順差占比從未超過3%的門檻值;另外,中國維穩匯市更多的是減緩人民幣跌勢,而且規模也相當有限,所以并不存在美國所說的匯率單邊干預。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高級研究員管濤指出,美國上周的匯率結論報告本身也是中國現實狀況的客觀描述,而并非美國的“恩賜”。中國不僅沒有實施匯率操縱,反而積極采取措施穩定匯率。
此外,中國當局也曾多次明確表示,國內經濟基本面持續向好,中國決不會走靠人民幣貶值刺激出口的路。